同“涅而不缁”。淄,通“缁”。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词语涅而不淄】 成语:涅而不淄汉语大词典:涅而不淄
源见“公仪退食”。谓拒受贿赂。唐 周昙《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词语退鱼】 汉语大词典:退鱼
源见“嫠不恤纬”。喻指本分,多用以表示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宋陆游《书意》诗:“忧国虽忘嫠妇纬,爱君敢进野人芹。”
源见“祖鞭先著”。后世诗文常称祖逖为祖生。唐胡曾《咏史诗.豫州》:“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词语祖生】
源见“媚灶”。喻当道贵宠。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圣人举天以敌奥灶。”【词语奥灶】 汉语大词典:奥灶
同“槐根蚁”。清陈维崧《解连环.感遇和云臣》词:“槌床扺几,看九州蕉鹿,千秋槐蚁。”【词语槐蚁】 汉语大词典:槐蚁
源见“长沙谪”。指汉贾谊。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源见“山公醉酒”。指醉酒。唐杜甫《初冬》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隐:审度。动:行动。 经过认真思考然后行动。 表示行动之审慎。语出汉.崔瑗《座右铭》:“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唐.骆宾王《钓矶应诘文》:“夫至人之处世也,拟迹而后投,隐心而后动,终始不易其道,
三国时魏应玚、刘桢,皆以能文著名当时,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遇。后来诗文中常以“应刘”为宾客才人的代称。唐代杜甫《哭李尚书重题》诗:“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词语应刘】 汉语大词典:应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