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平视获罪

平视获罪

陈寿《三国志.魏志.刘桢传》“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下裴松之注引《典略》曰:“其后太子(指魏文帝曹丕,当时魏武帝曹操在位,故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刘桢,字公干,与王粲、孔融、陈琳、阮瑀、应玚、徐幹相友善,号称建安七子,有文才,曹操用为丞相掾属)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减免死罪,罚做苦役)。”

又郦道元《水经注》作“平仰观之”。

甄氏为太子夫人,将来为帝后,是君,而诸文学是为臣子,按照封建制度的礼节,臣面君自当伏拜,未赐平身,是不敢公然觑视的。刘桢不加伏拜,平身相视,曹操以为是大不敬,故处罚他去服劳役。

后以此比喻对女流不敢公然相看,或引申用为非罪之罪的典故。

唐.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诗:“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即仔细)看。”此是诗之末联,诗人自写心境,暗中反用刘桢公然平视甄后事,雅切诗题“公座”二字,妥贴自然。


猜你喜欢

  • 僭滥

    《诗.商颂.殷武》:“不僭不滥,不敢怠遑。”毛传:“赏不僭,刑不滥也。”后因以“僭滥”谓赏罚失当,过而无度。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明检齐以杜僭滥,详直枉以违晦吝。”【词语僭滥】   汉语大词典:僭

  • 翟家雀罗

    源见“门可罗雀”。形容家门冷落。清吴绮《醉太平.放歌》词:“翟家雀罗,张家凤窠,生平得失如何?”

  • 大都偶国,乱之本也

    都:都邑。偶:相配,比得上。国:指国都。 大城市和京都不相上下,这是祸乱的根本。 古时等级制度森严,认为妾媵和正妻、庶子和嫡子、大城和国都都应保持差距,否则就会招致祸乱。语出《左传.闵公二年》:“

  • 羲庭

    同“羲和”。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羲庭薄蚀,紫路流飞。”【词语羲庭】   汉语大词典:羲庭

  • 重郭隗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燕昭王礼遇贤士郭隗。后用为招揽贤士之典。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 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笑骂:讥笑辱骂。 管他别人讥笑辱骂,我行我素,照旧当官。 形容贪脏枉法官员的无耻嘴脸。语出《宋史.邓绾传》:“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得君专政。(绾)条上时政数十事,其辞盖媚王安石,又贻以书

  • 明姑

    同“明星玉女”。明陈子龙《姑恩曲》:“明姑下天门,赐我常不衰。”

  • 胜算

    《孙子.计》:“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后因以“胜算”指能够克敌制胜或取得成功的谋略。宋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胜算剧破竹,威声如走霆。”郭沫若《恢复.怀亡友》:“不过我们也没有一个人

  • 东道交

    见“东道主”。《史记·晋世家》:“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

  • 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