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奉五行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东汉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今河北项城县北),他聪明过人,记忆力很强,凡所经历,永记不忘。他看书速度很快,史载能同时读五行书。后因用为头脑聪敏读书极快的典故。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剑南诗稿》卷十五《灯笼》诗:“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东汉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今河北项城县北),他聪明过人,记忆力很强,凡所经历,永记不忘。他看书速度很快,史载能同时读五行书。后因用为头脑聪敏读书极快的典故。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剑南诗稿》卷十五《灯笼》诗:“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神话中的月中宫殿,唐人小说中称为“广寒宫”。托名汉代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绝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托名唐代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
源见“含沙射影”。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比喻阴谋害人者。《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己丑,僧辩等上表劝进,且迎都建业。湘东王答曰:‘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阳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
同“巫山云雨”。元 吉雅谟丁《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诗:“枕上不迷巫峡雨,床头常对剡溪云。”【词语巫峡雨】 汉语大词典:巫峡雨
同“海棠睡”。元白朴《东墙记》四折:“似海棠半醉春睡重,鲛绡上绿鬓拥。”
源见“虎尾春冰”。谓踩着老虎的尾巴。比喻冒犯强势者而陷于险境。唐 李为《蔺相如秦庭返璧赋》:“蹈虎尾而若闲,过鲸口而无惕。”述宾 比喻极其危险的事。《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涉于春冰。”△描写
同“龙盘虎踞”。明 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并列 形容地形雄伟险要。元·汤式《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
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三:“昔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因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怅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参见:燎须
《庄子.应帝王》:“(列子)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谓“道”幽昧深远,不可测知。后因以“玄之又玄”谓事理非常奥妙难懂。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