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待月西厢

待月西厢

唐.元稹《莺莺传》载:张生寓普救寺,见崔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不能自己,缀《春词》二首挑之。是夕,莺莺婢红娘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喻其旨。既望之夕,张梯树逾墙达于西厢。几经周折,终于得遂情思。

后以待月西厢喻指青年男女私情相通、密约幽会。

元.郑德辉《㑇梅香》三折:“您吵闹起花烛洞房,自支吾待月西厢。”


述补 比喻情侣密约幽会。唐·元稹《莺莺传》:“~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用于爱情方面。


【词语待月西厢】  成语:待月西厢汉语词典:待月西厢

猜你喜欢

  •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 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明陶宗仪《辍耕录.古铜器》:“商器质素无文,周器雕篆细密,此固

  • 楚弓楚得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术焉?’仲尼(孔子字)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促尼所谓大公也。”此

  • 握灵蛇之珠

    源见“隋侯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词语握灵蛇之珠】   汉语大词典:握灵蛇之珠

  • 不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原谓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用为一言不发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三回:“倒是侯制军屡次劝他,他却是说到续

  • 不食周粟

    粟(sù速):小米。泛指粮食。此典指伯夷、叔齐在周武王战灭商纣王后,不吃周朝粮食。后以此典比喻忠诚坚定,有气节。殷朝末年,有个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东)。国君有几个儿子,大子叫伯夷,小子叫叔齐。孤竹君去

  • 帷蹇

    源见“褰帷”。谓揭开车帷。蹇,通“褰”。称颂官吏博采民情。清孙枝蔚《述德叙怀一百韵上抚军范公》诗:“花原窥冕露,麦野见帷蹇。”

  • 扁舟夜雪

    源见“访戴”。形容访友的情致。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满载樵风频往复,扁舟夜雪每追寻。”

  • 丐沐

    《史记.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司马贞索隐:“丐者,乞也;沐,米潘也。谓乞潘为弟沐。”一说,乞沐具为弟洗沐。见《汉书.孝文窦皇后传》颜师古注。后用为抚爱幼

  • 谁无父母

    哪一个人没有父母? 意谓人人皆有孝敬父母之心。语出《诗.小雅.沔水》:“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 马陵削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斫,音zhuó用刀砍为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战国时齐魏交战,齐兵军师孙膑利用魏国大将庞涓急功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