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巫山云雨”。指楚怀王梦遇的巫山之女。宋 陈德武《清平乐.咏雨》:“经旬一见通宵,悦如身在蓝桥。记与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典源】《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以成佛道。”《法华经》云,儿童玩耍,用沙堆塔,后成佛道。后遂用为咏儿童时代之典。唐.修雅《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狎儿戏,将谓光阴教虚弃。
古代统治者特在朝堂外悬鼓,如臣民有所谏议或冤屈之情,可击鼓上闻。《晋书.武帝纪》:“西平人麹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帝曰:‘朕之过也。’舍而不问。”【词语登闻鼓】 汉语大词典:登闻鼓
源见“炙鸡渍酒”。指朋友间吊丧墓祭。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清钱谦益《画士张季挽词》诗:“一棺寂寂掩柴菅,零落贫交渍酒还。”【词语渍酒】 汉语大词典:渍酒
佛教徒入寂(即死),多跏趺(交结左右足背,加于左右股上的一种坐法)端坐如生,俗称“坐化”。《通鉴.后晋纪.齐王开运三年》:“深意卒,方简嗣行其术,称深意坐化。”【词语坐化】 汉语大词典:坐化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后因用“衣冠冢”称只埋葬死者衣冠的坟墓。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宝慈观乃张真人炼丹飞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谓之衣冠冢。”【词语衣冠冢】 汉语
源见“九原可作”。谓死者不得复生。清赵翼《读史》诗之九:“当时或有故,事往难推求。九原不可作,望古长悠悠。”
同“彩衣娱亲”。清宋琬《题松鹤图为仲兄五寿》诗:“忆昔高堂无恙时,彩衣拜舞肩相次。”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郑简公在郑地垂陇设宴招待晋国使臣赵武,由大夫
犹循名责实。三国 魏 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见“循名责实”。三国魏·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纠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