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

旧指忧虑禄位之得失,今谓一味忧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孔子说,鄙俗的人难道能同他一起共事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时,生怕得不着;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假如生怕失去,那就什么都可能干得出来。

【出典】:

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句】: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贫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并列 患,担心。未得到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指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利害。语本《论语· 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邓贤《中国知青梦》:“作为一个延安时代的老共产党员,一个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他有什么理由不起来捍卫人民利益而~心有余悸呢!”△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斤斤计较 ↔无私无畏


【词语患得患失】  成语:患得患失汉语词典:患得患失

猜你喜欢

  • 雨歇云收

    同“雨散云收”。元关汉卿《金线池》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并列 比喻夫妻或情人离散。元·无名氏《百花亭》2折:“止望待天长

  • 乱丝理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方储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住中,曰:‘臣文武兼备,在所施用。’上嘉其才,以繁乱丝付储,使理。储拔佩刀三断之,对曰:‘反经任势,临事宜然。’”(据《事类赋.丝》

  • 张颢坠鹊

    参见:鹊印

  • 诮项

    《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刘邦参乘樊哙斥项羽:“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

  • 邻笛山阳

    源见“山阳笛”。喻指才德之士被忌杀。柳亚子《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词:“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因一事,亦作“不经一事”。意思说不经历过这一事,就不能增长对这一事的知识。宋代悟明《联灯会要.道颜禅师》:“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 蹄筌

    源见“得鱼忘荃”。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宋书.谢灵运传》:“磻弋靡用,蹄筌谁施?”南朝 陈姚最《〈续画品〉序》:“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至理。”【词语蹄筌】   汉

  • 鹰扬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氏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诗经》中《大明》篇,用“鹰扬”形容周武王军师吕尚在讨伐殷纣的战争中的勇武壮举。后用为咏

  • 河朔饮

    清.钱谦益《初学记三.魏文帝典论》:“大驾都许(许昌),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三国魏文帝时,光禄大夫刘

  • 生刍

    源见“生刍致祭”。指祭品。唐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禅草回中使,生刍引吊宾。”清赵翼《哭杭应龙先生墓》诗:“奔问已悲新宿草,酬恩空托一生刍。”【词语生刍】   汉语大词典:生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