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愚公谷

愚公谷

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谷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齐桓公时,有一隐者,不问世事,不与世争,有少年夺走他的马驹,他也不计较,时人称他为愚公,居所之处称愚公谷。后遂用为隐居处所之典。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典源】《水经注》 卷二十六《淄水注》引《韩非子》曰:“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旁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 ‘臣请陈之, 臣故畜牸(zi) 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旁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 夫何为而与之。’”

【今译】 春秋时齐桓公出郊打猎,追鹿走入山谷中,见一位老人问:“这是什么谷?“老人答:“是愚公之谷。”桓公又问:“什么意思?”老人答:“是因为我起的名。”桓公说:“看您的样子,并不是愚人啊,为什么这么称呼?”老人说:“我养了头母牛,生下小牛,卖了买匹小马驹。有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将马驹牵走了。邻居知道了,说我太愚,因此将此谷称为愚公之谷。”桓公说:“你是太愚了,为什么就这么给他?”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士栖居的山野之所。

【典形】 谷号愚、谷名愚、栖隐愚公、愚公谷、愚公野谷村、愚公住谷、愚谷。

【示例】

〔谷号愚〕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受业乡名郑,藏机谷号愚。”

〔谷名愚〕 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栖隐愚公〕 唐·高适《封丘作》:“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愚公谷〕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愚公野谷村〕 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中散山阳锻,愚公野谷村。”〔愚谷〕 唐·王维《愚公谷》之一:“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词语愚公谷】   汉语词典:愚公谷

猜你喜欢

  • 圣谟

    《书.伊训》:“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唐李白《明堂赋》:“虽暂劳而永固兮,始圣谟于我皇。”【词语圣谟】   汉语大词典:圣谟

  • 吹笙伊洛

    源见“王乔控鹤”。用写神仙风度。唐 鲍容《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诗:“好见吹笙伊 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 庄叟泥龟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隐者及其自由自在的生活。唐李咸用《物性》诗:“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 言寡尤,行寡悔

    意思是言行都应谨慎,使言语很少过失,行动很少后悔。《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词语言寡尤,行寡悔】  成语:言

  • 晋竖潜肓

    源见“病入膏肓”。谓病情险恶。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殷牛尝在耳,晋竖欲潜肓。”

  • 全豹

    源见“管中窥豹”。喻事物的全貌、全体。《聊斋志异.司文郎》:“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词语全豹】   汉语大词典:全豹

  • 梓桑

    源见“桑梓”。故乡。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烽烟起,梓桑半损。欲归,归途难问。”【词语梓桑】   汉语大词典:梓桑

  • 百年之约

    源见“百年之好”。指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偏正 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不知可肯俯从。”△多用于婚姻方面。也作

  • 尸虫

    源见“三尸”。指道家所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怪。唐柳宗元有《骂尸虫文》。宋梅尧臣《和元之述梦》:“吾闻有尸虫,伺恶多相尚。”【词语尸虫】   汉语大词典:尸虫

  • 思若涌泉

    才思犹如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丰富敏捷。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宋.庄绰《鸡肋编》卷上:“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亦作“思如涌泉”。《旧唐书.苏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