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桃报李

投桃报李

投,投赠。一喻善往善来,君王若施善政于民,民则报之以善事。《诗经》的一篇说,修明你的德行,使它完善美好。谨慎你的仪表,不要失去礼貌。不犯错误不残暴,没有人们不仿效。投给我的是鲜桃,给他李子作答报。说那个小羊生了角,实在是混帐家伙在胡闹。一喻为相互之间情谊深长,互有赠送。《诗经》的又一篇说,她赠我木瓜,我给他佩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她赠我木桃,我送她美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她赠我木李,我送他宝玉,不是为报答呀,只因为亲密。

【出典】:

诗经·大雅·抑》:“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例句】:

明·高濂《玉簪记·结告婚姻》:“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礼佛看经。” 清·薛福成《论添设香港领事……书》:“窃谓中国此时正宜两利俱存,于投桃报李之中,寓鉴空衡平之意。”


并列 人家送我桃子,我回赠人家李子。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宋·朱熹集传:“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投桃报李之必然也。”赵淑侠《春红》:“他也不认为爱情是~式的交易,虽然有几个女同学表现出对他是如何的倾心,他也不见得为了感激她们的盛情,非报以她们爱情不可。”△多用于人际交往方面。→投瓜报玉↔忘恩负义。 也作“投桃之报”、“报李投桃”。


【词语投桃报李】  成语:投桃报李汉语词典:投桃报李

猜你喜欢

  • 鸥社同盟

    源见“鸥鹭忘机”。谓与鸥鸟结社相约为友。比喻隐逸。宋刘克庄《挽林计院》诗之二:“鸥社同盟少,蟆陵会哭谁?”

  • 榛苓

    《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孔颖达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朱熹集传:“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后因以“榛苓”喻指贤者各得

  • 袜材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载:文与可画竹,人多持缣素求之。与可厌而投诸地,骂曰:“吾将以为袜。”时轼为徐州刺史,与可致信与轼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 卧大床

    源见“元龙高卧”。谓因具豪气而高尚其身。宋陆游《信州东驿晨起》诗:“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

  • 鲁两儒生

    《汉书.叔孙通传》:“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

  •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典又凝缩为“

  • 桓伊笛

    源见“桓伊三弄”。美称笛子或优美的笛音。唐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诗:“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清余怀《桂枝香.和王介甫》词:“莫愁艇子桓伊笛,正落叶乌啼时候。”同“桓伊筝”。清徐夔《闻笛有忆

  •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箫韶:虞舜时乐曲名。九成:九章。仪:匹,对。 箫韶之乐,奏到九章,凤凰来舞,成对成双。 极言音乐和美,带来祥瑞。语出《书.益稷》:“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礼乐者,治

  • 血化为碧

    指人死后鲜血凝结为碧玉,比喻精诚之至。《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匵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周贤臣。主谓

  • 菊盏

    同“菊花酒”。盏,酒杯。宋苏轼《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予衰病心形俱瘁感之作诗》:“菊盏萸囊自古传,长房宁复是臞仙。”【词语菊盏】   汉语大词典:菊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