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政成驯雉

政成驯雉

同“政成三异”。宋曾巩《送高秘丞》诗:“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典源】《东观汉记·鲁恭》:“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嘿(mo) 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忧贤者。’具以状白安。”《后汉书·鲁恭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时,鲁恭任中牟县令,当时河南一带螟虫为害,庄稼受灾,虽然中牟与邻县地界犬牙交错,可是螟虫唯不进入中牟。河南尹袁安听闻此事,怀疑所传不实,就派仁恕掾肥亲前往视察。鲁恭陪同肥亲到田间察看,一同坐在桑树下,这时一只野鸡飞来落在他们身旁,身旁正有一个小童。肥亲问小童:“你为什么不捉它呢?”小童答“这只野鸡快要育雏了”。肥亲沉默了一会儿,向鲁恭告辞说:“我所以来到这里,是想考察您的政绩。如今螟虫不入中牟为灾,这是第一件异事。教化及于鸟兽,这是第二件异事,儿童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件异事。所见如此,我再久留,就是无故怀疑贤者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扬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典形】 鲁雉、乳雉、狎雉、驯羽、驯翟、驯雉、泽雉将雏、政成驯雉、稚乳、中牟之雉、敬君如鲁恭、车迎雉群。

【示例】

〔鲁雉〕 唐·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乳雉〕 南朝梁·沈约《披褐守山东》:“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

〔狎雉〕 唐·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驯翟〕 清·唐孙华《送同年陆匪莪之官新建》:“驯翟政成看报最,铎车早望趣装还。”

〔驯羽〕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至乃曳组河县,蔑驯羽之化; 鸣环京毂,谢批鳞之政。”

〔驯雉〕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狎中牟之驯雉,岂惧骁媒;惊重泉之瑞鸾,非关照舞。”

〔泽雉将雏〕 北周·庾信《又谢赵王赉息丝布启》:“况复栖乌挟子,同知桂树之恩; 泽雉将雏,共喜行春之令。”

〔政成驯雉〕 宋·曾巩《送高秘丞》:“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雉乳〕 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

〔中牟之雉〕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青衿智勇,即埋云梦之蛇; 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


猜你喜欢

  • 辽天老鹤

    同“辽东鹤”。宋陆游《自咏闲适》:“残年邻曲幸相依,其似辽天老鹤归。”【词语辽天老鹤】  成语:辽天老鹤汉语大词典:辽天老鹤

  • 日驭

    同“日御”。隋卢思道《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亦指帝王车驾。宋苏轼《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骖日驭以遄征,往复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词语

  • 变火

    源见“清明火”。指古代随季节变化,用以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隋书.王劭传》:“〔王劭〕曰:‘臣谨按《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

  • 灭此朝食

    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

  • 笥腹

    源见“孝先便腹”。喻博学者腹中学识之富。笥,指书箱。清李渔《奈何天.忧嫁》:“我自有笥腹,当奁随,又何用五车书在轿后推。”【词语笥腹】   汉语大词典:笥腹

  • 伥魂

    同“伥鬼”。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伥魂阴叫啸,?貌昼踟蹰。”【词语伥魂】   汉语大词典:伥魂

  • 过白驹

    同“过隙白驹”。宋黄庭坚《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 虬户篠骖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徐彦伯》:“徐彦伯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金谷为铣溪,玉山为璚岳,竹马为篠骖,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涩体’。”谓作文喜用僻辞古语,故作高深。清平步青《霞

  • 崔琰清议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魏国初建,拜尚书……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代初载,委受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断:决断。乱:祸乱。卜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 表示行事要当机立断,否则贻害无穷。语出《后汉书.儒林传.杨伦》李贤注引《黄石公三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春申君列传.赞》:“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