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救灾恤邻

救灾恤邻

左传.僖公十三年》:“晋荐饥(荐,数,重,一再;荐饥,禾麦连年不收),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公孙枝,字子桑,为秦大夫。秦伯,即秦穆公):‘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叛离);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输粟于晋。”

春秋时,晋国灾荒连年,向秦请求购粮。秦穆公向大夫子桑和百里奚征求意见,子桑与百里奚虽都主张救灾输粟,然动机目的不同。子桑旨在“侵邻”,百里奚却意在“恤邻”。一恶一善,十分鲜明。后因以“救灾恤邻”表示邻国之间,竭诚相助。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拟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己也?”


并列 同情并帮助解救邻国的灾祸。《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道也。”△褒义。多用于写国家间的人道援助。→趁火打劫


【词语救灾恤邻】  成语:救灾恤邻汉语词典:救灾恤邻

猜你喜欢

  • 挥汗成雨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后因以“挥汗成雨”形容人多拥挤。清.曾朴《孽海花》一〇回

  • 好花如睡

    源见“海棠睡”。咏海棠。清唐孙华《汪见三新移溪亭书室》诗:“日暖银塘散晓烟,好花如睡柳如眠。”

  • 凤领九雏

    《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凤领九雏,是由“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凝缩而成。后用为咏凤凰之典。唐.杜甫《病柏》诗:“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 日有食之

    食:通“蚀”。 太阳有阴影侵蚀,即日食。 这是古代称“日食”的习惯语。语出《诗.小稚.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春秋经.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礼记

  • 冰寒于水

    源见“青出于蓝”。指后来者居上。唐 李宏庆《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序》:“既脱儒服披缁衣,伏膺奘公,未几而冰寒于水矣。”主谓 冰比水冷。战国·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于比喻学生超过老

  • 下马威

    原指长官初到任故意用严法处分下属官吏,以示威严。西汉班伯被任命为定襄太守,当地吏民听说班伯是贵族子弟,很年轻,又是自荐来上任的,就怕他到任后给下属来个“下马威”,都很害怕。后以此典泛指先给对方以打击或

  • 却莱兵

    《左传.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祝其(齐侯,齐景公),实夹谷(夹谷即祝其)。孔丘相(相,孔丘以庶姓卿的身份,参与鲁齐之会)。犁弥(鲁大夫)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

  • 南风解愠

    《文选》卷十八《琴赋》唐.李善注引《尸子》:“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是舜歌也。”《孔子家语.辩乐》:“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

  • 越人翠被

    同“鄂君被”。唐顾况《悲歌》之二:“越人翠被今何夕,独立沙边江草碧。”

  • 三致千金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言范蠡经商,一再家累巨万。后用为发财致富之典实。宋梅尧臣《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述宾 春秋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