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

敷:普遍。也作“赋”、“傅”。试:考察。功:政绩。 普遍地报告政务,认真地考察政绩。语出《书.舜典》:“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后汉书.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採;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一作〔敷纳以言,明试以功〕。纳:采纳。《书.益稷》:“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周秉钧《白话尚书》:“庶,章太炎读为度,考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杨伯峻注:“三句在今《尚书.益稷》。赋,今作敷,音近通假。敷,遍也。谓不论尊卑远近,如其言善,即遍加纳取。”《汉书.成帝纪》:“古之选贤,傅纳以言,明试以功,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颜师古注:“傅,读曰敷,敷陈也。令其陈言而省纳之,乃试以事也。”宋.王安石《论馆职劄子二》:“既因考试可以出材实,又因访问可以知事情,所谓敷纳以言,明试以功,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者,盖如此而已。”也单引 ① 〔敷奏以言〕。唐.李虞仲《授学士王源中户部侍郎制》:“自拔于郎署,寘诸中禁,尝因进见,敷奏以言。”


猜你喜欢

  • 大禹恶酒

    《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用为戒酒之典。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射周公吐哺之劳,服大禹恶酒之戒。”

  • 犬足生氂

    《后汉书.岑彭传》附《岑熙》:“岑熙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东汉岑熙很有

  • 剪烛西窗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身居他乡,深切想念远方的妻子,以盼“共剪西窗烛”表示渴望团聚的心情。后以“剪烛西窗”泛指亲友之间相聚畅谈

  • 秦楼凤

    源见“乘鸾”。借指佳偶。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

  • 刑不上大夫

    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词语刑不上大夫】  成语:刑不上大夫汉语大词典:刑不上大夫

  •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礼仪:指《周礼》的礼文。三百:与“三千”对举,表示一少一多。威仪: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 周礼礼文有三百,各种事仪有三千。 极言古代礼仪之繁琐。语出《礼记.中庸》,“礼仪三百

  • 刘晨与阮肇

    参见:天台山

  • 殷七七

    《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五代沈汾《殷天祥》载:殷七七,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称七七。以善幻术著名,“能开非时花”;又能“酌水为酒,削木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驻,呼鸟即坠,唾鱼即活……凡诸术不可胜纪

  • 三王冢

    《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士传》:“千将、莫邪为晋君作剑(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作“为楚王作剑”,《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孝子传》作“为晋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留

  • 绀珠

    源见“记事珠”。比喻能帮助人记忆的书籍摘抄或汇编。宋王应麟辑有供初学者学习的《小学绀珠》。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余凡有选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诗,或遗事妙句,皆以姬为绀珠。”【词语绀珠】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