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晁错
参见:诛错为名
参见:诛错为名
源见“苏武节”。指苏武被困于匈奴,粮绝啮雪。亦比喻旅居异国者的困境。清唐孙华《宋坚斋纳塞外姬戏赠》诗:“却笑苏卿穷啮雪,也携通国到中华。”
源见“丰城剑气”。指在丰城发掘的龙泉、太阿剑。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山临鹤塞,非无陶侃之宾;气连牛斗,即有张华之剑。”
鱼失去了水,难以生存。《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砀:被冲荡而出。能吞舟的大鱼,如果由于冲荡而失去了水,那末蚂蚁也可去欺侮它了。比喻很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去靠山,就处于十分困难
《后汉书.黄香传》:“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
见〔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源见“平原十日饮”。谓朋友连日欢聚。清顾炎武《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诗:“何期绝塞千山外,幸有清樽十日留。”
源见“合浦珠还”、“丰城剑气”。谓失而复得,分而复合。明王思任《重修〈三槐家谱〉序》:“盖不胜其珠还剑合,亡子见父之喜也。”
源见“象寄译鞮”。借指四方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明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其业之精也,则自虞、夏、商、周之典章,鞮译象寄之语言,至于射御摽缦杂服之技,凡可以为国家天下之用者,能贯而通之。”【词语鞮译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后因以“积善馀庆”谓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积善馀庆’,立教也;‘凤鸟不至’,言命也。”
《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又《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何晏集解:“言回庶几圣道。”后以“殆庶”指贤德者。《后汉书.黄宪传论》:“宪隤然处顺,渊乎其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