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竹马之好”。郭沫若《蔡文姬》四幕一场:“他和蔡文姬是竹马之交,他们是太亲密了。”见“竹马之友”。柳溪《战争启示录》12章:“我和你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你的红薇,从那么小就认识你,可以说是青梅~了。”
《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圆鸭蛋里棹桨,竹竿空长,肚里无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造福于后人。清.颐琐《黄绣球》一回:“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
同“忘形交”。清唐孙华《酬徐薲洲侍郎》诗:“姜 查二子名久宿,与我向作忘形朋。”【词语忘形朋】 汉语大词典:忘形朋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朱熹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述:即阐述前人学说。作:著文、创作。“述而不作”,意谓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无创见。清.朱彝尊《刘
和:和谐,犹今言“团结”。同:苟同,指盲目附和。 君子讲团结,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但不讲团结。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苏轼《上皇帝书》:“君子和而不
两颗豆子塞住耳朵,听不见打雷的声音。 比喻受谗言邪说的蒙蔽而听不进一切劝告。语出《鹖冠子.天则》:“两豆塞耳,不闻雷霆。”旧题汉.张良《阴符经.注》:“两叶掩目,不见泰山,双豆塞耳,不闻雷霆。”
同“一日三秋”。《北史.王肃传》:“寻征入朝,帝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主谓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语本《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北史·王肃传》: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下》:“上(汉武帝)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清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又《西域传赞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又《晋书.陶侃传》载:晋陶侃曾经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部下有“以谈
见“寡不敌众”。《旧唐书·列传第十二》:“其后,胡贼寇境,大亮~,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请降。”【词语众少不敌】 成语:众少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