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获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北魏时,达摩和尚出家后由释迦亲授禅宗,以僧迦梨衣,即金襕的袈裟。后世
《后汉书.雷义传》:陈重“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左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又遂佯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
五代.沈汾《续仙传.许宣平传》:“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每醉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负薪出售,换酒得一醉,这是无忧无虑自食其力的生活。后常以“卖薪买酒”用为咏高士之典。宋.苏轼《苏轼
源见“卞庄子刺虎”。指不介入各方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红楼梦》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其他 比喻旁观各方的争斗,
同“京洛尘”。唐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词语京尘】 汉语大词典:京尘
《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后因以“蹄涔”指容量、体积等微小。晋郭璞《注〈山海经〉叙》:“蹄涔之游,无以知绛虬之腾。”清焦袁熹《经生歌
色:脸色。 喜怒不表现在脸色上。 形容人有涵养,能控制感情。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喜怒不形于色。好豪侠,年少争附之。”《晋书.阮籍传》:“阮籍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魏书.
源见“谢安雅量”。形容临危难而惊慌失措。宋陆游《官居书事》诗之二:“手版倒持悲末路,寒江独钓愧空风。”主谓 手版,古时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笏。比喻临危难而惊慌失措。据《晋书·谢安传》载,晋简文
同“典鹔鹴裘”。金元好问《王子文琴斋》诗:“相如四壁消何物?直要文君典鹔鹴。”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䑓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一本作“炊金馔玉”。见“馔玉炊金”。【词语酌金馔玉】 成语:酌金馔玉汉语大词典: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