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

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口无戏言,说话算数;或用以咏桐。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武王姬发死,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代皇帝处理政务)。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续分封诸侯,疆域南到汉江和长江,西到今甘肃,东北到今辽宁,东到今山东,东南到今江苏。周成王姬诵和弟弟姬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珪(guī规,帝王、诸侯所拿玉版,上圆或尖,下方)形给姬叔虞,说道:“用这封你。”史佚(yì益,史官名佚)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姬叔虞为诸侯。周成王姬诵说:“我是同他开玩笑。”史佚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一说话就有史官记载它,用礼仪完成它,用乐章歌唱它。”当时周成王姬诵就把姬叔虞封到唐国(今山西翼城县西)。此典又作“帝刻桐叶”、“削桐叶”、“桐圭”、“桐叶戏”、“剪桐”、“成王剪桐”、“剪圭”、“天子分桐叶”。

【出典】:

史记》卷39《晋世家》1635页:“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例句】: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典源】《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受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 (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史记·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战王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说苑·君道》亦载。

【今译】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一道玩耍,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状,授给叔虞,说:“我以此封你。”叔虞大喜,周公 (说为史佚) 得知后为其请封地,成公说:“我是和他玩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一旦说话则史官记录,乐工歌唱,士人称引。”于是成王封叔虞于晋地。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封拜; 或用以咏桐叶。

【典形】 成王剪桐、帝刻桐叶、剪圭、剪桐、天子分桐叶、桐圭、桐叶戏、削桐叶、一叶桐。

【示例】

〔成王剪桐〕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帝刻桐叶〕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剪圭〕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剪桐〕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天子分桐叶〕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桐圭〕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桐叶戏〕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削桐叶〕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词语桐叶封弟】  成语:桐叶封弟汉语词典:桐叶封弟

猜你喜欢

  • 簪素柰

    同“簪白柰”。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通都簪素柰,薄海遏朱弦。”

  • 十生九死

    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唐代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诗:“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或作“十死一生”。《汉书.孝宣许皇后传》:“妇

  • 华亭鹤唳

    《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遭诬陷,成为晋“八王之乱”的牺牲品。临刑时想起当年游华亭,听鹤唳之往事。后以此用为悲叹不知及早隐退而受

  • 脱颖而出

    颖(yǐng影):原指禾穗的芒尖,这里指锥子尖。此典指毛遂对平原君赵胜说:您要是早把我放进口袋里,我象锥子尖早就刺露出来了。后以此典比喻才华得以显露出来。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王派

  • 积甲如山

    同“积甲山齐”。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柏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见“积甲山齐”。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振旅则执同听凯。”【词语积甲如山】  成语:积甲如山汉语大词典

  • 詹父钓

    《淮南子.说山训》:“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东汉.高诱注:“詹公,詹何也,古得道善钓者,有精术,故能得千岁之鲤也。”传说古代有一位善于钓鱼的人,叫詹何,他有精湛的钓鱼术,能钓到千年的鲤鱼。后遂用

  • 对影为三

    同“对影三人”。宋史浩《念奴娇.中秋》词:“谁信鹤发婆娑,鄮峰真隐,对影为三益。”

  • 关门令尹

    同“关令”。唐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惊鸿

    受惊而飞起的鸿雁。三国魏曹植《洛神贼》:“其(指洛神)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因以比喻美人的体态轻盈,或代称美人。宋代陆游《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

  • 禹锡糕

    源见“题糕字”。指唐刘禹锡作《九日诗》不敢用“糕”字事。用为重阳节的典故。清 易顺鼎《粉蝶儿》套曲:“泉明酒,禹锡糕,秋到重阳秋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