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

清吕留良等编《宋诗抄.林和靖诗抄序》:“林逋宇君复,杭之钱塘人。少孤,力学刻志不仕,结庐西湖孤山……逋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上,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云。”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宋阮阅《诗话总龟.隐逸》、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于此事均有所记载。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养鹤植梅,毕生不娶,与梅鹤相亲。遂有人以“梅妻鹤子”、“妻梅子鹤”、“梅鹤因缘”谓隐居或清高。

清.舒位《得仲瞿山中诗却寄二首》之二:“梅鹤因缘清入梦,莼鲈滋味冷相陪。”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影妻椅妾》:“太学生吕荣义为上庠录投进诗,有‘影妻椅妾’之语,较‘梅妻鹤子’更奇。”


并列 以梅为妻,养鹤为子。指隐逸清高的隐士。语出《宋史》:“宋时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垂钓二十年,不娶,无子,植梅蓄鹤以自伴,时谓梅妻鹤子。”明·袁宏道《解脱集·孤山》:“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用于描写悠闲豁达的隐士。


【典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放鹤亭在孤山之北。嘉靖中,钱唐令王釴作,其巅有岁寒岩,其下有处士桥。先是,至元间,儒学提举余谦即葺处士之墓,复植梅数百本于山,构梅亭于其下。郡人陈子安以处士无家,妻梅而子鹤,不可偏举,乃持一鹤,放之孤山,构鹤亭以配之。”清·吴之振辑《宋诗钞·和靖诗钞序》:“林逋,字君复,杭之钱塘人,少孤,力学,刻志不仕,结庐西湖孤山。……时人高其志识,赐谥和靖先生。逋不娶,无子,所居多植梅畜鹤。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云。”

【今译】 宋代林逋字君复,死后赐谥和靖先生。他少时孤寒,力学不仕,在杭州西湖孤山隐居。始终未娶妻,无子、在住所多种梅树,并畜养两鹤,有客人来访,就开笼放鹤,林逋见鹤飞便驾舟回来。因此称他是梅妻鹤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山林隐逸的生活; 也用以咏梅、鹤等。

【典形】 爱梅仙、处士妻、孤山人、和靖鹤、鹤梅、鹤子梅妻、梅鹤、逋梅、逋仙、妻梅、子鹤、子鹤妻梅、林逋作故夫、无和靖无梅、鹤林老子、孤山林处士、妻梅子鹤。

【示例】

〔爱梅仙〕 元·张翥《多丽·西湖泛舟夕归》:“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

〔处士妻〕 明·袁宏道《代广陵姬用前韵》:“梅花终作处士妻,海棠暂试诗人目。”

〔孤山人〕 宋·楼槃《霜天晓角·梅》:“谁是我知音? 孤山人姓林。一自西湖别后,辜负我,到如今。”

〔和靖鹤〕 清·黄景仁《夜偕蒋大荡桨清波》:“何处可招和靖鹤,此间应有谪仙魂。”

〔鹤梅〕 清·蒲松龄《家居》:“久以鹤梅当妻子,直将家舍作邮亭。”

〔鹤子梅妻〕 清·王夫之 《丁亥元日续梦奄》之二:“不遣珠丝索蝶梦,已拼鹤子付梅妻。”

〔梅鹤〕 清·舒位《得仲瞿山中诗》:“梅鹤因缘清入梦,莼鲈滋味冷相陪。”

〔逋梅〕 元·詹正《齐天乐·赠童瓮天》:“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

〔逋仙〕 宋·张炎《清平乐·赠处梅》:“清冰隔断尘埃。无人踏碎苍苔。一似逋仙归后,吟诗不下山来。”

〔妻梅〕 清·黄景仁《腊月廿五日饮翁学士宝苏斋》:“妻梅谩语如何凭,清供家山问谁录?”

〔子鹤〕 明 · 袁宏道 《香光林即事》:“子鹤难为父,妻梅不用媒。”

〔子鹤妻梅〕 清·杨潮观《西塞山渔·翁封拜》:“凂着我锦装玉琢下尘凡,对着我子鹤妻梅老懒残。”


【词语梅妻鹤子】  成语:梅妻鹤子汉语词典:梅妻鹤子

猜你喜欢

  • 三呼

    同“三呼嵩岳”。宋吴潜《永遇乐.己未元夕》词:“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清顾炎武《嵩山》诗:“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

  •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地位虽高,但无倾危之忧;器物虽满,但无盈溢之患。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语出《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汉.刘向《说苑

  • 左右手

    指萧何是刘邦得力助手,如左右手臂一样。后以此典比喻亲密而得力的助手。萧何(?——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主吏椽(yuàn院,主管总务、人事,与闻政务之属员)。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 铜狄

    源见“摩挲铜狄”。同“金狄”。清钱谦益《负郭》诗:“鸱鴺尽日尝盛酒,铜狄他时几问年。”【词语铜狄】   汉语大词典:铜狄

  • 徐光乞瓜

    《搜神记》卷一“徐光”:“吴时有徐光者,尝行术于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勿与。便从索瓣,杖地种之。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鬻者反视所出卖,皆亡耗矣。”此事又见北齐.颜之推《还冤记》。这

  • 皂白难分

    源见“不分皂白”。比喻是非好坏难以辨别。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主谓 黑白难以分清。比喻是非不易分辨。[例]正当他

  • 问安视寝

    同“问安视膳”。宋陈亮《廷对策》:“而问安视寝之馀,所以察词而观色,因此而得彼者,其端甚众,亦既得其机要而见诸施行矣。”见“问安视膳”。【词语问安视寝】  成语:问安视寝汉语大词典:问安视寝

  • 钻穴

    同“钻穴逾墙”。《剪灯新话.联芳楼记》:“非不知钻穴之可丑,韫椟之可佳也。”清蒋士铨《临川梦.续梦》:“谁钻穴,是金枝贵婿,恁地无状。”【词语钻穴】   汉语大词典:钻穴

  • 衣帛必书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宋.裴松之註引《文章叙录》曰:‘韦诞……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寸纸不见遗,至今世人尤宝之。’据说汉人张芝(伯英)苦练书法,家中衣帛,必先用来写

  • 星驰电掣

    见“星驰电发”。《民国演义》123回:“好容易才把贵廷拉出旅馆,拖上火车,~的匆匆赶到,急急调度,已经来不及了。”【词语星驰电掣】  成语:星驰电掣汉语大词典:星驰电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