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伯乐相马”。即伯乐。金元好问《虞坂行》:“孙阳骐骥不并世,百万亿中时有一。”【词语孙阳】 汉语大词典:孙阳
《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贝:水中有贝壳的动物,其色白。齿如其贝,即牙齿洁白像整齐的海贝。亦作“齿如含贝”、“齿若编贝”。编:排列。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梁书.刘孺传》:“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慎(《佩文韵府》卷七上引作‘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刘孺幼聪敏,叔
源见“玉京”。泛指仙境。唐 吕岩《忆江南》词之十二:“沉醉处,缥渺玉京山。”【词语玉京山】 汉语大词典:玉京山
同“鸟爪仙”。唐赵嘏《赠王先生》诗:“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后以“共工触柱”为创世纪的传说。唐杨炯《少室
《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郑玄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字子羽)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后因以“行不由
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残山剩水”称零散的或明灭隐现的山水。宋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元张宪《题富春吴云槎皆山楼》诗:“残山剩水不到
同“羊昙泪”。清赵翼《公相阿文成公挽诗》之一:“老成殂谢何胜感,不但羊昙哭故知。”
同“五彩衣”。唐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