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梨园

梨园

源见“梨园弟子”。泛指戏班或演戏之所。宋欧阳澈玉楼春》词:“兴来笑把朱弦促,切切含情声断续。曲中依约断人肠,除却梨园无此曲。”也借指戏曲演员。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无怪乎有识梨园望之而却走也。”


旧时戏班子称为 “梨园”,戏曲演员称为 “梨园子弟”。为什么如此称呼呢?

唐玄宗喜欢歌舞,他自己也能歌善舞。历代皇帝为了享乐,在宫中都有各种歌舞班子,训练歌女的地方叫做教坊,师傅称为善才。唐玄宗不满意在教坊里训练的老一套,他选了数百宫女与歌舞艺人在长安的梨园进行排练,自己还经常去 “上课”。他教的这些 “学生”被称为 “皇帝梨园弟子”,后世遂称戏班为 “梨园”。

旧唐书·音乐志》对此有所记载。


【词语梨园】   汉语词典:梨园

猜你喜欢

  • 软红香土

    同“软尘红”。金元好问《武善夫桃溪图》诗之一:“软红香土君休羡,千树桃花满意春。”并列 形容都市繁华奢靡。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自注:“前辈戏语

  • 击壶歌

    同“唾壶击缺”。元王逢《塞上曲》之一:“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词语击壶歌】   汉语大词典:击壶歌

  • 沂水舞雩

    《论语.先进》载:孔子要子路、曾晳、冉有等人“各言其志也。”曾晳说他喜欢:“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曾晳,名点)也!’”后

  • 改步改玉

    《左传.定公五年》:“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中国古代祭祀悼亡时,祭者与尸体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规定,君近,大夫次之,士最远。尸身入

  • 孔觊辞米

    《南史.孔觊传》:“觊字思远,少骨鲠有风力(风骨气节),以是非为己任。……觊后为司徒左长史,弟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斛米饷之。觊呼吏谓

  • 幽兰

    生于深谷的兰花。战国楚屈原《离骚》:“时暖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后人往往概称兰为“幽兰”。【词语幽兰】   汉语大词典:幽兰

  • 移孝作忠

    把孝顺父母的心移到对君主尽忠上去。《孝经.广扬名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见“移孝为忠”。谢觉哉《爱父母》:“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来抬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

  • 社栾公

    源见“栾公立社”。谓立社祭祀功臣。清赵翼《刘松岚观察来晤且言镇民已为余立生祠虔奉替感赋》之三:“在任原思死葬桐,岂期民已社栾公。”

  • 民有袴襦

    源见“歌五袴”。谓百姓生活富裕。宋陆游《初夏闲居》诗之八:“民有袴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康。”

  • 井渫莫食

    《易.井》(卷三):“井渫(音xiè,渫,淘去污泥)不食,为我心侧(为,使;恻,凄怆)。可用汲(汲,取水,比喻人才可用),王明,并受其福。”这段话的意思是:水井已经淘去污泥,但尚无人汲饮食用,这就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