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宗之狱

楚宗之狱

明万历朝为查勘真假楚王而形成的党争案件。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封藩于湖北武昌的楚恭王朱英死后,宫女胡氏为朱英生下了一对孪生子华奎、华壁。神宗八年(1580年),华奎继承了楚王的爵位,华壁受封为宣化王。三十一年(1603年)二月,楚宗人华越(dī低)派人上告,说华奎是假王,并说华奎与华壁都不是楚恭王的儿子,华奎是恭王妃的哥哥王如言的儿子,华壁是王妃的族人王如綍(fú弗)的家人王玉之子,又说华趆的妻子就是王如言的女儿,所以华趆很清楚地知道这件事。阁臣、浙党党魁沈一贯因为收下华奎重贿,就命令通政使沈子木不要上华趆的奏疏。过了一个多月,先上华奎弹动华越欺君罔上四条罪状的奏疏,事下礼部。华越闻讯入都,告通政使司截留奏疏不报和华奎行贿等事,楚宗室与名者29人。通政使司很害怕,沈子木就让华趆变换原奏疏的日期后奏上,旨并下礼部议处。东林党人署礼部尚书事郭正域力主查勘虚实,以定罪案,并以此为由,自内阁中逐出沈一贯。华奎恐惧而向郭正域行贿,遭到严厉拒绝。后抚、按行勘,都说没有佐证,廷议命令再行勘审,但议者各有不同的说法。沈一贯为打击东林党势力,使人弹劾郭正域,正域则以沈一贯指使沈子木匿疏不上、阻止查勘和华奎行贿等事,上疏争辩,沈一贯又诬正域私庇华趆。最后,神宗罢此事不问,郭正域因遭沈一贯等弹劾,罢职回到原籍,华趆犯诬陷罪被降为庶人(平民),被禁锢在凤阳(今属安徽),后来也得到释放。

【出典】:

明史》卷116《诸王列传一·楚王桢传》3572页:“三十一年,楚宗人华趆等言:‘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养宫中。华壁则王如綍家人王玉子也。华趆妻,即如言女,知之悉。’礼部侍郎郭正域请行勘。大学士沈一贯右华奎,委抚、按讯,皆言伪王事无左验。……诸宗人赴都投揭。奉旨切责,罚禄、削爵有差。华趆坐诬告,降庶人,锢凤阳。”《明史·郭正域传》:“未几,华趆入都诉通政司邀截实封及华奎行贿状,楚宗与名者,凡29人。”


猜你喜欢

  • 南楼兴

    同“南楼佳兴”。清朱彝尊《水调歌头.送诸骏男赴楚抚幕》词:“不浅南楼兴,谁共倒染缸?”

  • 蚌鹬相争

    亦作“鹬( ㄩˋ yù 育)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争者双方相持不下,或两败俱伤,致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详见“鹬蚌相争”条。

  • 神圣物

    源见“中圣人”。泛指美酒。唐白居易《久雨闲闷对酒偶吟》:“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

  • 钉女心痛

    《晋书.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据说晋.顾恺之画为一绝,谢安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尝画邻女形於壁,以针钉其心,

  • 渊龙

    源见“二龙”。称赞人兄弟并显,才华出众或单指一人。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诬枉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 泛舟思戴

    源见“访戴”。谓因思念而访朋友。宋京镗《洞庭春色.次宇文总领韵》词:“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 八恺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古代传说高阳氏有八位有才德的人。

  • 巴曲

    同“巴人下里”。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诗:“《巴曲》谁堪听,秦台自有情。”唐杨巨源《早朝》诗:“圣道逍遥更何事,愿将《巴曲》赞康哉。”【词语巴曲】   汉语大

  • 不度德,不量力

    度( ㄉㄨㄛˊ duó ):衡量。 不衡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 表示不自量力。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宋.萧常《续后汉书》卷七

  • 尧舜千钟

    汉.孔鲋《孔丛子.儒服》:“昔平原君与子高(春秋楚人沈诸梁)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音gū,古代酒器盛酒二升),子路嗑嗑(嗑嗑,多言),尚饮十榼(榼,古代酒器)。古之圣贤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