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汉皋解佩

汉皋解佩

文选.张衡〈南都赋〉》:“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李善注引《韩诗外传》:“郑交甫将南适楚,遵波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又《文选.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珮。”李善注引《韩诗内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珮。’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所载略同。后以“汉皋解佩”为男女爱慕遗赠的典故。宋曹勋《虞美人》词:“汉皋解佩当时遇,绿满经行处。如今清梦已惊残,赖向君家窗户、得重看。”


【典源】《文选·郭璞〈江赋〉》:“感交甫之丧佩”注引《韩诗内传》:“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汉·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之佩。’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采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诗曰: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

【今译】 传说周代郑交甫南游楚地,至汉皋台下,遇江妃二女。郑交甫心生爱慕,于是上前,向二女请求赠佩,二女遂解佩给他。而他离去刚走几十步,再看佩已不见,回顾二女,二女也杳无踪影。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男女相爱,赠物传情。

【典形】 楚佩、汉滨游女、汉皋解佩、汉皋佩、汉皋遗玦、汉姝之佩、江皋解佩、江浦佩、交甫怀环佩、交甫佩、交佩解、解佩、解佩人、留佩、明珠佩、弄珠、佩珠投、神女弄珠、双珠惑汉皋、遗佩、湘皋佩解、江妃佩、美人遗杂佩、瑶姬佩解、游女解佩、湘皋琼玦、佩中邀勒、弄珠游女、江妃玉佩、仙佩悬珠、解佩珰、愁结佩、佩解琼、佩珠解、明月佩、投江佩、玉佩抛。

【示例】

〔楚佩〕 宋·张炎《甘州·饯沈秋江》:“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汉滨游女〕 三国·曹植《洛神赋》:“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汉皋解佩〕 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汉皋遗玦〕宋·周密《霓裳中序第一》:“怅洛浦分绡,汉皋遗玦。舞鸾光半缺。”

〔汉姝之佩〕 明·汤显祖《紫钗记》:“绣蝶长裙,未结下汉姝之佩。”

〔江皋解佩〕 宋·李莱老《高阳台·落梅》:“断肠不在听横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飞琼。”

〔江浦佩〕南朝梁·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

〔交甫怀环佩〕魏·阮籍《咏怀》之二:“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交甫佩〕 宋·刘筠《荷花》:“牢收交甫佩,莫遣此心违。”

〔交佩解〕 唐·王勃《采莲归》:“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解佩〕 南朝陈·江总《宛转歌》:“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解佩人〕 明·徐渭 《送***入道》:“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今无解佩人。”

〔留佩〕 宋·岳珂《满江红》:“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明珠佩〕 宋·元阙《代意》:“离魂暗逐明珠佩,远目偏伤紫桂楼。”

〔弄珠〕 南朝宋·鲍照《登黄鹤矶》:“泪行感湘别,弄珠怀汉游。”

〔佩珠投〕 清·黄景仁《舟行即目》:“细语可容樯燕寄,闲情空望佩珠投。”

〔神女弄珠〕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神女弄珠,灵妃启玉。”

〔双珠惑汉皋〕 南朝齐·陆厥《南郡歌》:“双珠惑汉皋,蛾眉迷下蔡。”

〔遗佩〕 元·彭元逊《解佩环》:“汀洲窈窕余醒寐,遗佩浮沉澧浦。”

〔湘皋佩解〕宋·张炎《水龙吟·白莲》:“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词语汉皋解佩】   汉语词典:汉皋解佩

猜你喜欢

  • 折臂公卿

    同“折臂三公”。清张问陶《宣沟晓发覆车》诗:“回车陇坂空怀古,折臂公卿那到吾?”

  • 柳汁染衣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录《三峰集.柳神九烈君》:“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闻有弹指声,固言局之,应曰:‘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榚祠我。’固言许之。未几状元及第

  • 斑衣老

    源见“老莱娱亲”。指孝子。宋魏了翁《虞美人.和瞻叔兄除夕》词:“世间何物堪称好,家有斑衣老。”【词语斑衣老】   汉语大词典:斑衣老

  • 渊鱼听曲

    源见“瓠巴鼓瑟”。谓听闻高妙的音乐。北周庾信《贺新乐表》:“昔渊鱼听曲,尚得耸鳞;枥马闻弦,犹能仰秣。”

  • 秦晋

    同“秦晋之好”。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 晋。”【词语秦晋】   汉语大词典:秦晋

  • 抱椠

    同“抱椠怀铅”。宋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平生好《书》《诗》,一意在抱椠。”明文徵明《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诗:“岂若抱椠人,终年守金闺。”【词语抱椠】   汉语大词典:抱椠

  • 驱疟杜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甫》:“有病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杜曰:‘更诵吾诗云:子章髑髅(髑髅,音dú lóu,即骷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其人诵之,果愈。”相传唐

  • 幻泡

    源见“梦幻泡影”。喻指事物虚幻无常。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词语幻泡】   汉语大词典:幻泡

  • 布裙荆钗

    同“荆钗布裙”。《七侠五义》九八回:“李氏将茶烹好,见牡丹虽是布裙荆钗,却胜过珠围翠绕。”【词语布裙荆钗】  成语:布裙荆钗汉语大词典:布裙荆钗

  • 焚琴䰞鹤

    同“烧琴煮鹤”。䰞,通“煮”。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䰞鹤,伧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