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杞人忧天”。清林昌彝《杞忧》诗:“海涸山枯事可悲,忧来常抱杞人思。”
源见“藩垣”。比喻屏障翼卫。宋李纲《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札子》:“臣窃以河北、河东两路,国家之翰蔽也。”【词语翰蔽】 汉语大词典:翰蔽
《汉书.薛广德传》:“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其秋,上酎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广德当乘舆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诏曰:‘大夫冠’。广德曰:‘陛下不听臣,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得入庙矣!
《战国策.中山》:“中山君(中山武公)飨都士(指飨食给都邑之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春秋时中原地方小国名),中山君亡(逃亡,逃走)。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
源见“莼羹鲈脍”。指思乡欲归隐的游子。汪元亨《折桂令.归隐》曲:“夜雪袁安,秋风张翰,石室陈抟,冷笑他功名累卵。”
同“柯烂”。宋陆游《道室秋夜》诗:“粱熟犹馀梦,柯催未毕棋。”
偿:抵偿。 杀了人要抵命,欠了债要还钱。 宋元时熟语。表示理所当然。语出宋.洪迈《夷坚志支甲.卷三.方禹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岂悠悠闲言词所可救解?”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哦,可知道杀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源见“四面楚歌”。项羽兵被围而败之地,在今安徽 灵璧县东南。后泛指危困穷末境地。宋刘辰翁《金缕曲》:“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词语垓下】 汉语大词典:垓下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死灰,烧余的灰烬。《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亦作“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