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臣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我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后以“涸辙之鲋”喻处境极端困难,急待救援。

北周.庾信《拟咏怀》诗:“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偏正 比喻位处困境,急待救助的人或物。语本《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喏。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法。”△多用于处境方面。也作“涸辙枯鱼”、“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枯”、“涸辙之鱼”。


【典源】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说苑·善说》亦载,文大略同,谓为庄周与魏文侯事。

【今译】 庄周家贫,前去向监河官借米,监河官说:“可以。我快收到采地的税金,到时借给你三百金,够了吧?”庄周气恼了,愤愤地说:“我昨天来时,走在半路有人叫我回头看,见车辙中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呢?’它说:‘我是东海的水臣,你能找到斗升的水来救活我吗?’我说:‘好吧。我将南游吴越之王处,那时我引来西江的水来营救你,怎么样?’鲫鱼却不高兴地说:‘我失去了水,无所容身,只要有斗升的水就可活命,像你这么办,还不如早一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吧!’”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身处困境,急需救援。

【典形】 波臣槁、贷监河粟、东溟臣、斗升水、斗水、鲋涸、涸鲋、涸鳞、涸鱼、涸辙、涸辙鱼、活枯鱼、活穷鳞、监河贷粟、枯鳞、枯鱼、枯鱼之肆、穷辙鲋、失水鲋、肆鳞、索枯鱼、委辙、卧辙、西江水、煦辙、辙鲋忧、庄周贷粟、槁鲍肆、魏网、呼庄周、贷粟监河侯、涸鳞去辙、贷润监河、波臣守辙、辙鲋涸、辙中鳞、辙中枯、慰穷鳞、渴一泓、涸辙鲋、望斗升、借斗水、升斗水、守穷辙、西江润、失水鳞、失水鱼。

【示例】

〔波臣槁〕 明 · 徐渭 《送某人之台州》:“木吏愁难对,波臣槁欲穿。”

〔贷监河粟〕 宋·陆游《有感》:“贷监河粟元知误,乞尉迟钱更觉痴。”

〔东溟臣〕 唐·李白《赠友人》:“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斗升水〕 唐·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斗水〕 宋·黄庭坚 《送张沙河游》:“鱼干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鲋涸〕 清·王摅《鱼缸歌》:“腾波岂望如鲤神,顾辙应无忧鲋涸。”

〔涸鲋〕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涸鳞〕 唐·杜甫《江陵望幸》:“早发云台仗,思波起涸鳞。”

〔涸鱼〕 北周·庾信《谢赵王赍丝布启》:“庄周车辙,实有涸鱼; 信陵鞭前,原非穷鸟。”

〔涸辙〕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活枯鱼〕 清·王时宪《旅舍感怀》:“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忘活枯鱼。”

〔活穷鳞〕 宋·陈师道《寄单州张朝清》:“闻说监河收贷粟,定倾东海活穷鳞。”

〔监河贷粟〕 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枯鳞〕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倘能分其斗水,济濡沫之枯鳞;惠以余光,照孀栖之寒女。”

〔枯鱼〕 唐·温庭筠 《上学士舍人启》:“遂使枯鱼被泽,病骥追风。”

〔枯鱼之肆〕 唐·元稹《莺莺传》:“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穷辙鲋〕 唐·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

〔失水鲋〕 明 · 高启 《送徐七山人》:“自笑失水鲋,空惭得云蛟。”

〔肆鳞〕 唐·孟郊 《寄陕府邓给事》:“疾诉将何谕,肆鳞今倒悬。”

〔索枯鱼〕 宋·陈师道《寄答颜长道》:“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

〔委辙〕 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卧辙〕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

〔西江水〕 明·徐谓《与任生话旧》之二:“到得西江水,肆中索枯鳞。”

〔煦辙〕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故以游莲遇絏,悟宋王于婴罗;在藻迷波,顾蒙庄于煦辙。”

〔辙鲋忧〕 宋·苏辙《送宋君用游辇下》:“一失在藻乐,遂有辙鲋忧。”

〔庄周贷粟〕 宋·苏辙《和陶乞食》:“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


【词语涸辙之鲋】  成语:涸辙之鲋汉语词典:涸辙之鲋

猜你喜欢

  • 伤盛姬

    《穆天子传》:“天子赐之上姬之长,是曰盛门。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是曰壶輲。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口,天子哀之。是曰哀次。天子乃殡盛姬于毂丘之庙。……天子南

  • 凌烟勋业

    同“凌烟画像”。宋曹勋《念奴娇.送李士举》词:“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

  • 弄璋之喜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玄笺:“男子生而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弄:玩弄。璋:古代玉器,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活动时所用的礼器。古人常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

  • 二十中郎

    《晋书.荀羡传》载:荀羡尚寻阳公主,后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诸军事、假节,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按,《晋中兴书》作“时二十”。后用为年轻居高位者的典故。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

  • 辽东帽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载:三国时魏人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从魏文帝黄初至魏明帝青龙年间,几次下诏书,请他出仕,他都辞不赴命。魏明帝下诏书给青州刺使程喜,询问管宁不奉诏出仕的原因,“喜上言:‘

  • 只敬衣衫不敬人

    意谓敬重别人,只看他的穿着而不看他的为人。 形容世俗的势利眼光。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三圣继昌禅师》:“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后多引作

  • 蒲梢骑

    汉代司马迁《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武帝派兵伐大宛,得到一匹宝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名曰

  • 侣鹤猿

    源见“北山移文”。与猿鹤为侣。谓隐居。宋苏辙《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之二:“南方固乡党,谪宦侣鹤猿。”

  • 秣陵尉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达元度……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汉末有蒋子文,传说死后为土地神,立庙于钟山。生前他曾任秣陵县尉。后遂用

  • 附人骥尾

    见“附骥尾”。范文澜《中国近代史》7章:“(康有为)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词语附人骥尾】  成语:附人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