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温八叉

温八叉

源见“叉手吟”。指唐代诗人温庭筠。《红楼梦》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典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今译】 唐代温庭筠才思敏速,善作小赋,从来不起草稿。每次入试作赋,每叉手一次即作好一韵,叉手八次八韵已成。人称为温八叉 (吟)。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富于才华,文思敏捷。

【典形】 八叉手、叉手万言、赋作叉手速、手八叉、手频叉。

【示例】

〔八叉手〕 元·方回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叉手万言〕 明·高启《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入场叉手万言就,众目一叶惊先穿。”

〔赋作叉手速〕 宋·苏轼《袁公济和刘景文》:“文如翻水成,赋作叉手速。”

〔手八叉〕 明·高启《送贾二进士归省》:“年少擅词华,曾看手八叉。”

〔手频叉〕 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


【词语温八叉】   汉语词典:温八叉

猜你喜欢

  • 二刘间

    《晋书.载记》:“石勒酒酣谓徐光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競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

  • 青州

    同“青州从事”。清郑燮《再和卢雅雨》之一:“才子新诗高白傅,故园名酒载青州。”【词语青州】   汉语大词典:青州

  • 新学

    王莽新朝之学,指刘歆的古文学。近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新学者,谓新莽之学。时清儒诵法许郑者,自号曰汉学。(康)有为以为此新代之学,非汉代之学,故更其名焉。”许郑:许慎、郑玄,东汉经学家。“新学”

  • 采药庞公

    源见“鹿门采药”。指东汉鹿门山采药不返的隐士庞德。宋赵文《塞翁吟》词:“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 贯城

    同“贯索”。清周亮工《羁室中客因予客岁可怜明日又清明之句为数绝句予复用原韵》:“天鸡尽夜有高声,一曜新开古贯城;不识春光何地是,锒铛影里拜清明。”【词语贯城】   汉语大词典:贯城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说的人恳切教导,听的人却不以为意。《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谆谆( ㄓㄨㄣ zhūn 肫):诲人不倦的样子。藐藐( ㄇㄧㄠˇ miǎo 秒):疏远貌。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肉袒牵羊

    裸露身体,牵着羊。表示降服顺从的意思。《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祖,牵羊,以逆。”杜预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并列 袒,脱去或敞开上衣。脱衣露体,牵羊犒劳胜军。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

  • 下帷发愤

    源见“目不窥园”。指闭门苦读。宋朱熹《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

  • 魏舒筹

    同“魏舒画筹”。宋苏轼《泗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既聚伏波米,还数魏舒筹。”

  • 日下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与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徐震锷校笺:“日下,指京都。荀,颍川人,与洛阳相近,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