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传说他们过海时,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
同“黍谷回春”。清袁枚《稊生亭》诗:“黍谷阳和转,枯杨竞长稊。”
指秦始皇派徐市带童男女到海中神山里寻求仙药。后以此典讽刺帝王、方士寻神仙、求不死药等荒诞无稽的事。徐市,一作徐福,字君房。琅玡(治今山东胶南琅玡台西北)人,一说今江苏赣榆人。秦方士,始皇帝二十八年(前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称其年龄虽老,尚能“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后常用以泛指人年老。语出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田建军《廉颇老矣?》(《长江
同“桃源路”。唐刘长卿《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归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诗:“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晋书.阮籍传,附阮咸》:“咸字仲容……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太原郭奕高爽有识量,知名于时,少所推先,见咸心醉,不觉叹焉。”阮咸为人放任豁达,不拘小节。太原郭奕见了他,
源见“一诺千金”。谓严守诺言,极有信用。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虽十夫不得以挠椎,信百金难比于重诺。”【词语重诺】 汉语大词典:重诺
源见“盐梅和鼎”。指宰辅之位。唐令狐楚《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唐.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天上的箕星像簸箕,但是不能当簸箕用。后遂用为空有虚名之典。唐.韩愈《
《汉书.王莽传》:“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新。……十月戊申朔,兵从宣平城门入,民间所谓都门也。……曰:‘反虏王莽,何不出降?’火及掖廷承明,黄皇室主所居也。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