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焚琴煮鹤

焚琴煮鹤

同“烧琴煮鹤”。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并列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宋·洪迈《满江红》:“吹竹弹丝谁不爱,~人何肯?”△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大煞风景 焚琴鬻鹤。也作“煮鹤焚琴”、“煮鹤烧琴”。


【典源】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二引 《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今译】 唐代李商隐曾写有《义山杂纂》,其中列举了许多杀风景的事情,内有一条为“烧琴煮鹤”,琴本来用于弹奏,鹤本来用于观赏,将琴烧掉,鹤杀死煮吃,都是有伤风雅的行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行为有伤风雅。

【典形】 焚琴煮鹤、烹鹤、烧琴、烧琴煮鹤、煮鹤、煮鹤烧琴。

【示例】

〔焚琴煮鹤〕 清·黄景仁《恼花篇》:“不忧人讥杀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烹鹤〕 宋·苏轼《乔将行烹鹅以饮客》:“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烧琴〕 清·王夫之《丁亥元日续梦庵》:“烧琴天道原烹鹤,徙宅痴肠反忘妻。”

〔烧琴煮鹤〕 清·程先贞《无谋次前韵又答》:“被褐饭牛终此世,烧琴煮鹤过无年。”

〔煮鹤〕 元·萨都拉《焦桐》:“中官方煮鹤,终得舍夫君。”

〔煮鹤烧琴〕 清·郑燮《有所感》:“又没个怜香惜媚,落在煮鹤烧琴魔障。”


【词语焚琴煮鹤】  成语:焚琴煮鹤汉语词典:焚琴煮鹤

猜你喜欢

  • 青油上客

    同“青油士”。宋张榘《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词:“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 慎独

    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古人有段话说,所谓真心实意,就是不能自己欺骗自己。比如厌恶臭味,喜欢女色,自己是这样,就不能故意说不是这样。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而小人正好相反,独居时什么坏事也干,而和君

  • 暖律吹

    源见“邹衍吹律”。谓带来温暖与生机。清蒲松龄《送喻方伯》诗:“虚中真爱士,暖律吹寒灰。”

  • 嫫母

    《荀子.赋》:“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唐.杨倞注:“嫫母,丑女,黄帝时人。”《淮南子.说山训》:“嫫母有所美。”东汉.高诱注:“姆母,古之丑女,而行贞正,故曰有所美。”传说黄帝

  • 五十弦瑟

    源见“素女弦”。泛称美妙的乐曲。唐李贺《上云乐》诗:“三千宫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闻。”

  • 婴杵

    同“婴臼”。明陈子龙《会葬夏瑗公》:“自伤旧约惭婴 杵,未敢题君堕泪碑。”【词语婴杵】   汉语大词典:婴杵

  • 刻烛

    同“刻烛吟”。清钱谦益《雨中仲雪招饮海棠下》诗:“剪剪风轻还刻烛,蒙蒙雨重更凭阑。”【词语刻烛】   汉语大词典:刻烛

  • 博望乘槎

    源见“乘槎”。谓乘仙舟而去。《警世通言.乐小舍?生觅偶》:“借问子胥何在,博望乘槎仙去,知是几时还?”

  • 曲子相公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晋相和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 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艳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后以“曲子相公”称和凝。清李渔《闲情偶寄.

  • 民膏民脂

    后蜀后主孟昶(934-965在位)《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膏:脂。后指旧时代朝廷及官吏所剥削的人民血汗劳动的成果为“民膏民脂”。见“民脂民膏”。宋·张唐英《蜀梼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