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据《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人心不知满足,就像蛇要吞吃大象一样。 比喻贪得无厌,不自量力。语出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得失荣枯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人心不
同“凌波微步”。宋贺铸《花心动》词:“彩栏依遍平桥晚,空想望凌波仙步。”
同“河东三凤”。金王特起《喜乔迁.贺人生第三子》词:“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
笏(hù护),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用笏来打击奸臣,则出自唐段秀实之事迹。亦称“夺笏击贼”。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qiān千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曹蜍指晋人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彭城人;李志字温祖,江夏钟武人。二人均善书,但为人无可
同“买田阳羡”。清赵翼《华峒》诗:“清颍筑室谋,阳羡买田计。”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明汤显祖《南柯记.宫训》:“宫树槐根隐隐,从地府学成坤顺。”【词语坤顺】 汉语大词典:坤顺
《孟子.万章下》载:伊尹常思民“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又汉张衡《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隍,城濠。后因以“纳隍之志”为形容拯民于水火之中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
源见“仲蔚蓬蒿”。谓安贫乐道。晋陶潜《咏贫士》之六:“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