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子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去。 比喻力量达不到。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二年》:“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南郑于国,实为马腹也。’”后也
《吕氏春秋.孟春》:“靡曼皓齿,郑 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后因以“眉斧”喻女色。宋苏轼《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鬂霜未易扫,眉斧真自
源见“三槐九棘”。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宋秦观《致政通议口号》:“马鹤英姿,鼎槐华胄。身见六朝之盛,位登两省之崇。”宋江汉《喜迁莺》词:“绣衮香浓,鼎槐风细,荣耀满门朱紫。”【词语鼎槐】 汉语大词典
同“潘岳闲居”。清薛时雨《故乡避难来善者络绎不绝感赋》诗之二:“频年潘令赋闲居,奉檄人争说上腴。”
筑:古代弦乐器,象琴,用竹尺敲打发声。此典指荆轲(kě科)和着筑弦乐器之敲打声而慷慨悲歌。后以此典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荆轲(?——前227年),卫国(今河南省境)人,卫人叫他庆卿。游历燕国(今
半信半疑的意思。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见“半信半疑”。高阳《粉墨春秋》:“语气是将此比看成不足与争的小争,暗示保释不成问题,佘爱珍也只好~地不作答声。”【
同“马立葬滕公”。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夏婴之陇,乔玄之墓,马见千年,车回三步。”
源见“愚公移山”。移动山岳。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词语移山】 汉语大词典:移山
同“清都紫微”。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词语清都紫府】 成语:清都紫府汉语大词典:清都紫府
同“嗣弓冶”。唐高適《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