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

原意是指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则致力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后则泛指不闻不问周围事物,而孤芳自赏。孟子对宋句践说,你喜欢到各国去游说吗?我告诉你关于游说应取的态度。人家了解你,要悠闲自得,人家不理解你,也悠闲自得。宋句践问,怎样才能做到悠闲自得呢?孟子答道,一个人能尊重自己的德操,以行为合于义为乐,就可以悠闲自得了。所以士人在穷困时不丢掉义,所以能自得其乐。能够在得志时不偏离道,所以使百姓不失望。古代的君子,得志时,恩泽普加于百姓;失意时,也能自修品德,有所表现于世。穷困时搞好自身品德修养,得志时使天下百姓普受恩泽。

【出典】:

孟子·尽心》上:“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业,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例句】: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述宾 原意是当不上官就好好修身养性。现在也指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和集体。语出《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林觉民《与妻书》:“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多用于处世方面。→明哲保身洁身自爱 洁身自好 自扫门前雪 ↔奋不顾身 兼善天下 舍己为人 兼济天下。也作“独善吾身”、“独善一身”。


【词语独善其身】  成语:独善其身汉语词典:独善其身

猜你喜欢

  • 黑头王掾

    同“黑头公”。清徐釚《法曲献仙音.寄王编修季友董庶常方南》词:“董相江都,黑头王掾,同射策金华殿。”

  • 随珠荆玉

    同“隋珠和璧”。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多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见“随珠和璧”。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多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词语随珠荆玉】  成语:随珠荆玉汉语大词典:

  • 仙鹤来归

    源见“辽东鹤”。谓故地重游。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仙鹤来归,辽东之城郭犹是。”

  • 贰行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后以“贰行”谓行为前后不一致。宋陈师道《送邢居实序》:“于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于经,质之于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

  • 饭颗吟诗面

    源见“饭颗山”。形容身体消瘦。宋陆游《春来食不断戏作》诗:“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 千里生刍

    源见“生刍致祭”。指奔赴远方祭奠亡友。清毛奇龄《吊姜贞毅诗》之五:“长窥封事泪如流,千里生刍愧未投。”

  • 王霸惭

    《后汉书.王霸妻传》:“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

  • 题柱客

    源见“题桥柱”。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唐杜甫《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之一:“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词语题柱客】   汉语大词典:题柱客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示范。寡妻:古代指正妻、嫡妻。 原指周文王以礼法对待其妻及其兄弟。语出《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淮南子.缪称训》:“尧舜不再受命,尧舜传大焉,先形乎小也

  • 蝇栖笔

    源见“青蝇报赦”。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词语蝇栖笔】   汉语大词典:蝇栖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