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溧(lì利)水、溧阳等县境。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jì计挽束在头顶的头发)山(411米)、方山(308米)等。有蓬壶、玉柱、华阳洞和唐碑、元碣(jié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八《渭水二》:“(雍)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
原作“每下愈况”,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用作“每况愈下”,义亦转变,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东郭子
同“掌上舞”。南朝 陈 何楫《班婕妤怨》诗:“齐纨既逐箧,赵舞即凌人。”【词语赵舞】 汉语大词典:赵舞
源见“吴练”。形容极目远眺。清蒲松龄《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典源】《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笛》:唐开元时乐师李谟吹笛技艺无双,一次随刺史皇甫政月夜泛舟越州镜湖,遇一老父。“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以漠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迭之后,
举足伸颈,比喻热切盼望。《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并列 踮起脚跟,伸长脖颈。形容热切盼望。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望风响应。
同“食毛践土”。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黄忠端公》:“诸君践土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亦泛指起居生活。明张煌言《山头重建海塘碑记》:“今乾坤陆沉,余不能尘沦海而挽皇舆,而独能使一方桑田不
参见:车公醉欢
同“矛盾”。楯,同“盾”。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词语矛楯】 汉语大词典:矛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