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箫韦皋

玉箫韦皋

唐.范摅《云溪友议》:“西川韦相公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者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有小青衣曰玉箫,年才十岁,常令只侍于韦兄。……玉箫年稍长大,因而有情。……韦昏暝拭泪,乃裁书以别荆宝。……宝命青衣从往。韦以旷觐日久,不敢偕行,乃固辞之。遂为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玉箫)遂绝食而殒。……以玉指环着于中指,而同殡焉。……却后十三年,……独东川庐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号。观之,真姜氏之玉箫也,其中指有肉环隐出,不异留别之玉环也。”

姜家婢女玉箫爱慕书生韦皋。后皋省亲辞归,临行相约,并赠指环一枚。一去七年不返,玉箫绝食而亡。后韦得一歌姬,貌似玉箫,中指有肉环,一似所赠玉指环,始知玉箫再世,遂相团圆。元.乔吉著《玉箫女两世姻缘》杂剧。后用为咏爱情不渝的典故。元代.郑光祖《南吕.梧桐树》《题情》:“我青春,他少年,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清.秋瑾《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但恐玉箫难再,愁煞韦皋。”


猜你喜欢

  • 安吉

    《诗.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后因以“安吉”称美命服。宋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二:“时遣拾遗补过之臣,出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请而得之。”【词语安吉】   汉

  • 鳌冠三山

    同“鳌戴三山”。唐司空图《淮西》诗:“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

  • 绝裾而去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名峤,字太真)初受刘司空(琨)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又《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受刘琨命,至江南,奉表劝司马睿即位。峤欲将命,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

  •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冒真,或偷换事物的内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这里的“偷梁换柱”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

  • 神女梦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元王逢《宫中行乐词》之五:“君无神女梦,妾有楚王心。”

  • 列子御

    同“列子御风”。唐董思恭《咏风》诗:“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 由瑟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是其字),一次在孔子门前弹瑟,老师认为他的音调有杀伐的猛厉气质,由此看出欠中和雍容

  • 归马放牛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放牧之,示天下不复乘用。”周武王伐商纣之后,把作战用的牛马放归牧于山野,表示不再乘用。后因为罢战休兵

  • 伤禽畏弦

    源见“空弦落雁”。喻受过打击者害怕再受重创。清文廷式《广谪仙怨》词:“相臣狡兔求窟,国论伤禽畏弦。”

  • 任公获巨鱼

    同“任竿拂巨鳌”。唐李白《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