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门曳裾

王门曳裾

源见“曳裾王门”。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诗:“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典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 (干);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汉书·邹阳传》亦载。

【今译】 汉时吴王刘濞阴谋反叛,邹阳不愿参与,并上书谏阻,其中写道:“如果我是为图谋私利,那么没有一国不能去求取官爵的; 如果我掩饰自己的内心,那么哪个王侯之门不能出入游说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奔走投靠权贵之门。

【典形】 长裾曳、侯门耻曳裾、王门裾、王门曳裾、曳长裾、曳裾、曳裾王门、曳裾效邹阳。

【示例】

〔长裾曳〕 唐·张祜《戊午年感事书怀》:“却厌长裾曳,宁辞短褐穿。”

〔侯门耻曳裾〕 唐·顾况《闲居怀旧》:“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王门裾〕 清·王摅《寄示昭复昭被》:“难曳王门裾,惟怀席上珍。”

〔王门曳裾〕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曳长裾〕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曳裾〕元·汤式《一枝花·言志》:“曳裾休叹,投笔空焦,题桥谩逞,击楫徒劳。”

〔曳裾王门〕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猜你喜欢

  • 垂云展翅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施展才能。明张景《飞丸记.旅邸揣摩》:“须臾海运时,羊角抟风,垂云展翅。”

  • 政成驯雉

    同“政成三异”。宋曾巩《送高秘丞》诗:“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典源】《东观汉记·鲁恭》:“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

  • 瓜剖豆分

    同“豆剖瓜分”。《南史.陈武帝纪》:“自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并列 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比喻国土被分割。语出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蔡东藩、

  • 三寸犹在

    源见“张仪舌”。谓本领犹在,仍大有可为。三寸,指舌。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

  • 汉箧亡书

    42` 源见“安世补亡”。泛指佚书。唐韦应物《送褚校书归旧山歌》:“汉箧亡书已暗传,嵩丘遗简还能识。”【词语汉箧亡书】   汉语大词典:汉箧亡书

  • 三星在天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孔传:“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

  • 失匕

    同“失箸”。宋苏轼《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词语失匕】   汉语大词典:失匕

  • 箸下万钱

    同“日食万钱”。宋陈造《戏作》诗:“箸下万钱无足取,厨荐三韭徒自苦。”

  • 陶家三径

    同“陶潜三径”。柳亚子《丹青引》:“秦庭大夫讵足骂,陶家三径宁嫌贫!”

  • 齑身粉骨

    犹言粉身碎骨。明 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见“粉身碎骨”。明·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亦无以报。”【词语齑身粉骨】  成语: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