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都不存在了,毛还何以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和本质,将无法存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今云欲预九锡之庆,乃甘心促寿愈疾以从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岂不愚惑之甚哉!”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他 安,哪里。傅,通“附”,依附。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 比喻事物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5:“所谓~,岂不愚惑之甚哉!”△多用于表现事物的依附关系方面。→唇齿相依。也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词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汉语词典: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猜你喜欢

  • 忘漂麦

    源见“高凤漂麦”。指专心读书。清赵翼《漫兴》诗:“尚耽书味忘漂麦,未长诗功想揠苗。”【词语忘漂麦】   汉语大词典:忘漂麦

  • 梦蘧蘧

    源见“庄周梦蝶”。指梦幻。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兹游淡泊欢有馀,到家恍如梦蘧蘧。”

  • 方寸成灰

    源见“方寸地”。形容心灰意沮。唐白居易《病中五绝句》之二:“方寸成灰鬓如丝,假如强健亦何为。”

  • 渔童樵青

    唐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肃宗尝赐奴婢各一,玄真配为夫妻,名夫曰渔童,妻曰樵青。人问其故,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新桂,竹里煎茶。”后以之为咏隐士张志和之典。宋张元幹《渔家傲

  • 戈回日

    源见“挥戈回日”。形容强有力的气势。唐李德裕《题剑门》诗:“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迥若戈回日,高疑剑倚天。”

  • 浚恒

    《易.恒》:“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孔颖达疏:“浚,深也。最处卦底,故曰深。深恒者,以深为恒是也。”后以“浚恒”谓超出通常的要求。明唐顺之《与杨蕉山书》:“且夫直前太锐,近于用壮;取必太过,近于浚

  • 蹇连

    《易.蹇》:“往蹇来连。”王弼注:“往来皆难。”后以“蹇连”指艰难困厄。《汉书.叙传上》:“纷屯亶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唐白居易《哭王质夫》诗:“出身既蹇连,生世仍须臾。”【词语蹇连】   汉语大

  • 牵红线

    同“牵丝”。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当时才子,竞著黄衫;命世清流,为牵红线。”【词语牵红线】   汉语大词典:牵红线

  • 二郎作相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载:宋王祐事太祖为知制诰,太祖遣使魏州,许以使还为相。及还而未果,祐笑谓亲宾曰:“某不做,儿子二郎必做。”二郎,其仲子旦,后果为真宗相。后因以为子侄为相的典故。宋刘克庄《水龙吟

  • 下尽羊昙棋

    《晋书.谢安传》:“(苻)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