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看人眉睫

看人眉睫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此指脸色。看人脸色,也就是仰人鼻息的意思。本北魏崔亮语。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从小失父,曾经为了求学做过佣工。那时李冲当朝任事,亮堂兄崔光倚傍李冲,并劝亮道:“你只知有笔砚,怎么不去依托李氏?况且李家书多,正可学习。”亮说:“弟妹都在家饥寒度日,我怎可弃他们独去求饱!至于学业,市上也可看书,怎么能读他人家中书,看人眉睫呢!”光把他这番话学说给李冲,冲立即召亮到府说:“你先人的《相命论》,读后使人胸中没有受利诱惑、被贫所迫的念头,你记得文句吗?”亮为冲背诵,虽然涕泪交流而声韵不改,于是冲留下亮做门客,并对自己侄儿说;“大崔生宽和笃雅,你应像待朋友一样待他;小崔生方正清澈,你应尊敬他。这二人都必成大器。”后又荐亮为中书博士。

【出典】:

魏书》卷66《崔亮传》1476页:“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从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亮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之念。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迎为馆客。冲谓其兄子彦曰:‘大崔生宽和笃雅,汝宜友之;小崔生峭整清澈,汝宜敬之。二人终将大至。’冲荐之为中书博士。”

【例句】: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述宾 看他人眼色行事。比喻仰人鼻息,低人一等。《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邑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以冀推挽乎?”△贬义。多用于形容处世做事的被动情态。→低声下气低三下四 ↔我行我素


【词语看人眉睫】  成语:看人眉睫汉语词典:看人眉睫

猜你喜欢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旧唐书.陆象先传》:“象先尝谓人曰:“天下本无事,祇是庸人扰之,始为繁耳。但当静之于源,则亦何忧不简。”庸人:指平庸之人。自扰:自己扰乱自己。意谓本来无事而自惹麻烦。《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据我

  • 荐枕

    同“荐枕席”。唐李白《相和歌辞.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守土吏狎妓》:“〔金沙光〕与吴士王百谷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王因匿名倡于曲室,酒醛,出以荐枕。”【词语荐枕】

  • 熊罴嘉梦

    同“熊罴兆”。宋史浩《望海潮.庆八十》词:“熊罴嘉梦,风云享会,磻溪应卜之年。”

  • 钓徒

    钓鱼的人。《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后因以“钓徒”泛指隐逸的人。【词语钓徒】   汉语大词典:钓徒

  • 衔木石

    同“衔木偿怨”。唐 陈标《公无渡河》诗:“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 向秀归来

    源见“山阳笛”。谓返回故里思旧。前蜀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一:“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 排虚翮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之二十七:“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

  • 白云歌

    战国时列御寇撰《列子.周穆王篇》:“(周穆王)遂宾于西王母(“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天母,宾于昭宫),觞(向人敬酒)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徒歌曰谣,诗名《白云歌》),王和之,其辞哀焉。”晋

  • 不读律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附《陈本》:“子本嗣,历位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于司马岐等,精练文理。……”三国时,魏陈本,位至九卿。所在处能提

  • 婷婷玉立

    见“亭亭玉立”。黎静《彭大将军》:“湖上渔舟荡桨,天鹅浮游,湖边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