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无弦琴”。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源见“陆贾分金”。指贵重的遗物。清程先贞《戊申生日示两儿》诗:“邺侯书有托,陆贾剑何贻?”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李光《赠稚兰》诗:“神憎鬼瞰知君忿
《庄子.则阳》:“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郭象注:“人各自得,斯饮和矣,岂待言哉?”后因以“饮和”谓使人感到自在,享受和乐。南朝
源见“丹砂井”。指道家所谓的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饮丹有井,浇泉无菊,功存柳林,身在?木。”
同“平子归田”。赋,指张衡《归田赋》。唐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诗:“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源见“皮里春秋”。谓心里评论不形于外。宋欧阳修《上胥学士偃启》:“裹阳秋于皮里,不言备乎四时;吞云梦于胸中,兼容尽于一介。”
行远路才知马力的好坏,即“路遥知马力”的意思。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其他 比喻人的忠奸真伪经历练可以明辨。三国魏·曹植《矫志诗》:“~,世伪知贤。”△描写日久见人心之语。→路遥知
同“雀罗门”。清吴兆骞《赠吴稚恭散骑》诗:“雀满门前翟氏悲,羊归陇上苏卿老。”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后以“昭文”谓显扬文采。唐 张何《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词语昭文】 汉语大词典: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