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窃簪之臣

窃簪之臣

淮南子.道应训》:楚将子发(或作子反)喜欢宴请有某种特殊本领的人。楚有善于偷窃的人往见子发,子发以礼待之。不久,齐伐楚,楚军败,齐军愈强。楚大夫计尽,善偷者自愿效力,先偷得齐将军之帷,再偷其枕,三偷其簪。“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耳。”

“窃簪之臣”原指盗窃者,后用称有某种特殊本领之人。

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偏正 比喻有一点鸡鸣狗盗的特殊本领的人。语本《淮南子·道应训》:齐国进攻楚国,楚大败而无计可施。楚善偷者自愿效力,偷得齐将帷、枕、簪等日用之物,齐将大恐,还师而去。汉·王充《论衡·逢遇》:“~,亲于子反;鸡鸣之客,幸于孟尝。”△应用时多含轻蔑的意味。→鸡鸣之客 鸡鸣狗盗


【词语窃簪之臣】  成语:窃簪之臣汉语词典:窃簪之臣

猜你喜欢

  • 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古代礼制规定男女结婚年龄为:男子三十,女子二十。语出《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

  • 着祖鞭

    源见“祖鞭先著”。借指勤勉进取,报效国家。清祁寯藻《石背沟纪游述志呈家步衢兄》诗:“余方喜母旧疴痊,君亦早晚着祖鞭。”

  • 人立而啼

    像人一样直立着号叫。语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见大豕,……射之。豕人立而啼。”明.马中锡《中山狼传》:“有狼当道,人立而啼。”明.康海《中山狼》二折:“俺打围到此,那中山狼当道,人立而啼,被

  • 家无长物

    源见“平生无长物”。谓家中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贫。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庚子送灶即事〉诗》:“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见“别无长物”。[例]家世的衰败,使他落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

  • 衙斋运甓

    同“陶侃运甓”。清 沈瑜庆《至沪呈子培伯严樊山节庵》诗之四:“衙斋运甓人何罪,上堵联吟事可哀!”

  • 技痒

    汉.应劭《风俗通义》六《筑》:“(高)渐离变名易性,为人庸保,……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文选》晋.潘安仁(岳)《射雉赋注》引《风俗通》作“伎养”。也作“伎罝”。指有所

  • 牝鸡司晨

    《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索,尽)。”牝鸡司晨,指母鸡打鸣报晓。雄鸡报晓是为常理常态;而牝鸡司晨则是有悖常规的怪异现象,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故旧时常用以比喻女人当政乱

  • 莱衣舞

    同“莱衣彩戏”。清袁枚《八月二日庄滋圃新参闻相公玉体有吝载酒延候拉枚同往》诗:“新参风义高前古,门生也作莱衣舞。”

  • 大谢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