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窥墙

窥墙

源见“东墙窥宋”。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清李渔《蜃中楼.双订》:“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潘安掷果、宋玉窥墙的故事,甚是疑心,难道人间世上,就有这样标致的男子。”亦泛指对人或美好事物的倾心。清赵翼《寓斋老桂四株余到日正放花喜作》诗:“老夫也自忘衰丑,只道窥墙为玉来。”


窥墙”是关于为学的语典。意指老师的学问高深,弟子门人难以登堂入室,颜苦孔卓,难进其门。

为什么说是 “窥墙”呢?

论语·子张》: “夫子之墙数仞 ( rèn)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原来句中以比喻之法,把孔子的道德学问比作高墙内之物,一般人连门也不知道在哪里。进不了门,也就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了,那就更谈不上登堂、入室而受真传了。由此,后世遂有 “窥墙”之说,主要是赞颂老师博大精深的学问。

武汉大学已故著名经学家黄焯先生,书房内挂有弟子门人书赠的诗幅:

头白心丹气亦张,躬承家学继章黄。

嗟予生晚徒瞻仰,咫尺难窥数仞墙。

此七言绝句即用此典。

诗句中的 “章黄”,指近代两位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二位先生为师生关系,“章黄学派”创始人。黄焯先生系黄侃先生堂侄,入室弟子。

或谓 “窥墙”犹 “窥宋”,然少见用例。


【词语窥墙】   汉语词典:窥墙

猜你喜欢

  • 鸿都之事

    源见“鸿都买第”。指卖官鬻爵以求财货。《南齐书.裴昭明传》:“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仰累清风。”【词语鸿都之事】  成语:鸿都之事汉语大词典:鸿都之事

  • 珠沉月死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十二《思旧铭》:“麟亡星落,月死珠伤。”北周.庾信在《思旧铭》中以“月死珠伤”比喻故人仙逝。后遂用为知交亡故之典。唐.孟郊《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闭

  • 行泥

    《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后因以“行泥”喻处世凡庸。《后汉书.矫慎传》:“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词语行泥】  

  • 宋玉墙东

    同“宋玉东墙”。宋 赵令畤《蝶恋花》词:“宋玉墙东流美盻,乱花深处曾相见。”清 毛莹《梁州序犯.家园对酒偶兴》套曲:“砌花留粉靥当妖娆,宋玉墙东不用挑。”

  • 青陵怨

    源见“相思树”。指恩爱夫妻被拆散的悲怨。清周之琦《千秋岁引》词:“青陵怨长从化蝶,丹山梦远无归鹤。”

  • 饥来画饼

    源见“画饼充饥”。谓以假想聊以自慰。清李渔《奈何天.妒遣》:“我笑你假人情也不放些儿空,却便是饥来画饼也能充。”

  • 禹鼎铸魅魑

    源见“禹鼎”。称颂能暴露邪恶之文。清赵翼《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即今一卷《荷戈》诗,已如禹鼎铸魅魑。”

  • 识旧吏

    源见“终军弃?”。谓重又过关。唐杜牧《杜秋娘诗》:“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 熊耳兵

    源见“积甲山齐”。指降兵。清吴伟业《送友人往真定》诗:“曳履丛台客,投戈熊耳兵。”【词语熊耳兵】   汉语大词典:熊耳兵

  • 纱碧笼

    同“碧纱笼护”。唐郑谷《信美寺岑上人》诗:“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