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杖成龙

竹杖成龙

源见“杖化龙”。比喻得道有仙术。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费长) 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 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房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今译】 后汉时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后辞归,忧虑不能到家。壶公给他一根竹杖,说:“骑上它你无论想到哪里一去,都可以到的。到了家之后,可将杖投在葛陂中。”长房骑上竹杖,不大功夫便到了家,自以为离开家不过十余天,实际已过了十几年。将竹杖投入葛陂,一看原来是条青龙。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变化; 或用以咏竹、竹杖等。

【典形】别杖、长房杖、成龙杖、乘竹杖、葛陂龙、壶公龙、化竹、龙化葛陂、龙化杖、龙杖、龙竹、弃杖成龙、投葛陂、杖化龙、竹杖成龙、葛陂雕龙、葛陂筇竹、杖返葛陂、葛水还杖、掷杖成龙、仙翁竹杖、裁寒竹、剪成龙。

【示例】

〔别杖〕唐·李白《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长房杖〕 唐·白居易《黑龙饮谓赋》:“闻茂先之剑飞,见长房之杖化。”

〔成龙杖〕 北周·庾信《邛竹杖赋》:“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

〔乘竹杖〕 唐·顾况《送李道士》:“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葛陂龙〕 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壶公龙〕 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

〔化竹〕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遂使结草亢军,爰乘宗岱之论;化竹浮水,有异虞翻之言。”

〔龙化葛陂〕 宋·黄庭坚《和师厚栽竹》:“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

〔龙化杖〕 明·唐寅《观鳌山》之三:“水激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龙杖〕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共葛洪崖将星斗摩,同费长房把龙杖喝。”

〔弃杖成龙〕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弃杖成龙,有异虞翻之旨; 衔恩结草,宁符宗岱之言。”

〔投葛陂〕 清·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纵使长房投葛陂,此龙僵卧难扶策。”

〔杖化龙〕 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竹杖成龙〕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苹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词语竹杖成龙】  成语:竹杖成龙

猜你喜欢

  •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谓《易》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 表示深晓未来及过去之事。语出《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北周.王褒《四渎祠碑铭》:“河鱼送迎,江妃来往。水开通迹,山临

  • 了婚嫁

    源见“向平之愿”。指了却儿女婚嫁之事。唐张仲方《赠毛仙翁》诗:“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 床头金尽

    唐.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床头金尽,指钱财用尽,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元.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聊斋志异.鸦头》:“数年,万金荡然

  •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更( ㄍㄥ gēng ):一夜为五更。 人在欢乐时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在孤独愁闷时,又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即俗话所说: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语出元.罗贯中《风云会》三折:“因此上晓夜无眠想万方,须不是

  • 昃食宵衣

    昃:太阳西斜。宵:夜。太阳下山才吃饭,天还没亮就穿衣起床。旧时形容官吏勤于政事。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书》:“勤民听政,昃食宵衣。”并列 昃,太阳西斜,夜晚到来。宵:夜晚。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

  • 高枕而卧

    《战国策.魏策一》:“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

  • 牵丝

    源见“丝幕牵红”。指选婿或择偶。《剪灯馀话.琼奴传》:“耕云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词语牵丝】   汉语大词典:牵丝

  • 通宵达旦

    通宵:通夜,整夜。一夜到天亮。《醒世恒言》卷二五:“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清.吴趼人《情变》四回:“乡下人家不比上海,是通宵达旦,俾昼作夜的。”连动 通,整个。宵,夜间。达,到。旦,天亮。一

  • 撒盐

    喻降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博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胡儿:谢朗小名。谢太傅:

  • 神山鳌戴

    源见“龙伯钓鳌”。喻指海上岛屿的奇观。清赵怀玉《金缕曲.喜晤杨遵路》词:“澎湖东去涛千派,尽容看、扶桑日出,神山鳌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