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扬雄传上》:“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诏雄待诏承明之庭。”子云,是汉代辞赋家、经学大师、古文字学家扬雄的字。后因用为咏文士之典。因其命运不济,不得迁升,
形容人的相貌委琐鄙俗。有时也用来指出身贫寒的人。出自唐李揆(kuí葵)语。李揆(710-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家于郑州。出身冠族。开元末进士及第,历任陈留尉、左拾遗、右补阙、
唐.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卷一五):“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所以,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而锥画沙,
《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鮌为诸侯,怒于尧曰:‘……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唐尧之时,尧以天
源见“紫气东来”。借指圣贤出现或降临的征兆。唐王维《驾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同“众星环极”。《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有土者莫不跨峙一隅,有民者莫不荣其私号。不遵众星拱极之道,不慕细流归海之义。”见“众星拱辰”。《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有土者莫不跨峙一隅,有民者莫不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指到了六十岁听别人言语便可辨别真假是非了。后以耳顺之年为六十岁的代称。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由海去天河的船。宋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词:“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同“春风沂水”。清孔尚任《桃花扇》:“恰似春风浴沂罢,何须问江北戎马。”
见“倚门倚闾”。庐,简陋的房屋。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词语倚庐之望】 成语:倚庐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