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羊质虎皮

羊质虎皮

同“虎皮羊质”。《三国演义》三二回:“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亡。后人有诗曰:‘……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并列 似羊的身体,却披上老虎的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其表。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虎之皮矣。”《三国演义》32回:“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贬义。 多用以形容内心虚弱。 →色厉内荏 ↔金相玉质。也作“虎皮羊质”。


【典源】 汉·扬雄《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曰: 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 曰: 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 (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三国志·吴书·王藩传》 注引 《吴录》:“ (孙) 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万或既为左丞相,(王) 蕃嘲或曰:‘……或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

【今译】《法言》讲: 有人问:“假令一个人也姓孔字仲尼,也进入孔子的家门,走上孔子的庭堂,伏在孔子的几案上,穿上孔子的衣服,那就可以认为他是孔子了吗?”回答说:“外表是而本质上不是。”“请问什么是本质呢?”回答说:“羊披上了虎皮,看起来像老虎,而看到草就高兴想吃,见了豺狼就吓得发抖,它忘记自己披的是虎皮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虚有其表,本质难以遮掩; 也形容外强中干。

【典形】 虎皮羊、羊儇虎蒙、羊质、状虎皮、虎皮难裹羊质。

【示例】

〔虎皮羊〕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羊儇虎蒙〕 宋·苏轼《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羊质〕 唐·皮日休《奉酬崔璐进士见寄》:“谁能变羊质,竟不获骊珠。”

〔状虎皮〕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曲艺垂麟角,浮名状虎皮。”


【词语羊质虎皮】  成语:羊质虎皮汉语词典:羊质虎皮

猜你喜欢

  • 二十四老翁

    《孔子家语》卷三《辩政》:“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众悦,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语丘所以为之者。’……(子贱)曰:‘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视者十一人。’孔子曰:‘……犹未足也。’曰:‘此

  • 幸灾乐祸

    形容心怀恶意,视他人危难为快乐。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灾荒,秦国贷粮给了晋国。过了一年,秦国也闹灾荒,要求向晋国买粮食,晋惠公却不答应。晋大夫庆郑劝道,背弃秦国对我们以往的恩惠,秦国就不会再亲近我们

  • 力士羞

    同“力士脱靴”。金元好问《即事呈邦瑞》诗:“开尊便觉贤人近,污足宁论力士羞。”

  • 胯下韩侯

    参见“忍辱袴下。【词语胯下韩侯】  成语:胯下韩侯汉语大词典:胯下韩侯

  • 老骥伏枥

    曹操《步出夏门行》诗末章《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骥,千里马。枥,马槽。千里马虽系伏槽头,其志仍欲奔驰。后以此比喻虽老而壮志犹存。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羞为老骥伏枥

  • 董子帷

    同“董生帷”。明高启《停君白玉卮》诗:“喜过毛公舍,懒下董子帷。”【词语董子帷】   汉语大词典:董子帷

  • 狡兔死,走狗烹

    源见“烹狗藏弓”。比喻事情成功后抛弃甚至杀害有功之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七回:“黄游击道:‘你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之说!’马游击道:‘到那一步,且自由他,只讲今日的军令。’”见“狡兔死,

  • 夫子自道

    《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后以“夫子自道”谓本想说别人而事实上却正说着了自己。郭沫若《创造十年》四:“我虽然不曾自比过歌

  • 鸱夷弃江

    同“鸱夷没”。明高启《行路难》诗之二:“钩弋死云阳,鸱夷弃江沙。”

  • 飞升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喻仗势飞黄腾达的小人。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诗:“况是求仙天上易,飞升鸡犬满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