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群麋鹿

群麋鹿

源见“麋鹿群”。指隐居避世。唐吴融《绵竹山西四十韵》:“然后恣逍遥,独往群麋鹿。”


猜你喜欢

  • 漱流枕石

    同“漱石枕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漱流枕石之人,拂衣长往。”见“枕石漱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之人,拂衣长往

  • 弃?生

    源见“终军弃?”。指终军。借指年少立大志之人。唐李德裕《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与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诗:“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生?”

  • 弓旌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后因以“弓旌”为延聘贤士之典。唐窦群《经潼关赠宇文

  • 抟土作人

    神话传说中女蜗抟( ㄊㄨㄢˊ tuán 团)黄土作人。《太平御览.皇王女娲氏》引《风俗通义》曰:“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

  • 秦川女

    源见“织锦回文”。泛指感念夫君的女子。唐李白《乌夜啼》诗:“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词语秦川女】   汉语大词典:秦川女

  • 陶秫

    同“陶令秫”。《中国谚语资料.农谚》:“麦子剁了头,陶秫掩住牛。”原注:“陶秫,高粱。”【词语陶秫】   汉语大词典:陶秫

  • 鸣鼓而攻之

    鸣鼓:击鼓。 指大张旗鼓地进行谴责或声讨。语出《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

  • 思玄度

    《世说新语.言语》:“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中兴士人书》:“许询能清言,于时士人皆钦慕仰爱之。”东晋名士许询字玄度,他有才不仕,善谈玄理,与支道林为方外交。名士刘真长

  • 沫相濡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于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中有以旱地之鱼以口沫互相润湿为喻,论说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寓言故事。后以“沫相濡”比喻人在困难中应互相帮助。唐.骆宾王

  • 经国之才

    经:经营,管理。治理国事的才干。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洪祖父学无不涉,究测精微,文艺之高,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晋书.刘琨传》:“祖迈,有经国之才,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亦作“经世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