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坊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意为: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不能有两个帝王。后用为咏权威独尊之典。《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夫天无二日,土
席:古人席地而坐。席,指坐席。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叫“割不正”。 坐席不端正,不坐;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 旧指儒者处处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源见“椒花颂”。谓新年献祝贺之词。宋卫宗武《满江红.寿野渡》词:“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
同“梦槐安”。宋陆游《对酒戏作》诗:“身闲取醉真当勉,莫学痴人梦蚁窠。”
见“浘涧”条【词语尾闾】 汉语大词典:尾闾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后以“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
《新唐书.扶苏国传》:“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失时不取即腐。”后因以“珊瑚网”指收罗珍品或人
源见“方朔偷桃”。指仙道生活。宋程俱《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
《乐府诗集》卷三十九《雁门太守行》解题:《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又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乐府
同“掩耳盗铃”。明无名氏《四贤记.祈熊》:“笑儿曹偷铃掩耳,莫不是妒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