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百二山河”。唐温庭筠《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见“百二山河”。唐·温庭筠《老君庙》诗:“~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词语百二关山】 成语:百二关山汉语大词典:百二关山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地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西王母之所治也。”“
源见“黄雀报”。指感恩重报的黄雀。借指感恩图报之人。清袁枚《哭李猗南》诗:“有如报恩雀,含环向谁视?”
源见“拄笏看山”。借指品高性清的僚属。明王逢《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超然延爽笏,肃若卫寒更。”【词语爽笏】 汉语大词典:爽笏
比喻文章的缺点。《六部成语.礼部》:“疵蒙谬累。”疵:毛病;蒙:糊涂:谬:乖谬;累:拉累不清;皆文章之坏所。
《史记.王翦传》:“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古代传说:为将帅者,不可三世继承,如三世均为将帅,因杀戮
同“点睛”。李光《河山四律》之二:“囊本无金收骏骨,橐犹有笔点龙睛。”
源见“共工触柱”。形容自然界奇异景观。清赵执信《蓬莱阁望诸岛歌》:“君不见不周崩摧地维裂,东南海溅共工血。”
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谁有道,谁掌握了知识真理,就应向谁学习。语出唐.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