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牙绝弦”。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汉代鲁恭行德政,因而使他所治的境内出现三种奇异的事物的故事。《后汉书.鲁恭传》:“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
源见“燕市悲歌”。形容悲壮凛然的气概。《后汉书.延笃传》:“虽渐离击筑,傍若无人,高凤读书,不知暴雨,方之于吾,未足况也。”
源见“廉颇善饭”。谓奸佞贿赂作梗,陷害忠良。周昙《咏史诗.郭开》:“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汉.刘向《说苑.指武》:“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
恶( ㄨˋ wù ):厌恶,憎恶。 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明.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二卷:“孟良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某
源见“断肠猿”。形容极度哀伤。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魂将离鹤远,思逐断猿哀。”
源见“盐梅和鼎”。比喻处理国政。元郑光祖《老君堂》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见“调和鼎鼐”。【词语鼎鼐调和】 成语:鼎鼐调和汉语大词典:鼎鼐调和
同“七叶珥貂”。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五代相韩,七叶侍汉。及我圣朝,亦生邦翰。”
取法:取为法则。采取上好的作为法则,也仅仅能得到中等的。唐太宗《帝范》:“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也作 ①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