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五禽戏”。明高启《赠儿医吴氏昆季》诗:“偶因念殇者,来此市人群。问术或禽戏,观书皆鸟文。”【词语禽戏】 汉语大词典:禽戏
同“岐途泣”。清尤侗《除夕书怀》诗之四:“貂裘自信长安乐,蹇策徒怀岐路悲。”
不能用阶梯爬上去。 形容高不可攀。语出《论语.子张》:“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宋.徐铉《崇极宫新建司命真君殿记》:“夫金阙琳房,不可阶而升也,惟至诚能通之。”明.于慎行《谷山笔塵》卷
同“耳濡目染”。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见“耳濡目染”。【词语耳濡目击】 成语:耳濡目击汉语大词典:耳濡目击
同“汝南月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陈叔明墓志》:“二子连环,高谈旦月。”
源见“陶令秫”。指用高粱酿造的酒。宋曹冠《兰陵王.涵碧》词:“如今老大机心息。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
以笔为刀,以砚为城,比喻写字如同作战中的布局指挥。晋代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消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
穷:尽。原指文学作品描绘得十分细腻,形容得极其生动。《文选.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吕向注:“不见力圆之形,终期尽物之象也。相,象也。”后来转而又指人丑态毕露。圆,原作“员”。并
见“心有灵犀一点通”。叶志坚《杂色雨》:“他似乎真的~,讲起麻衣来,天庭地阁,金木水火,神乎其神,让人听得如入五里雾中,神魂颠倒。”见“心有灵犀一点通”。叶志坚《杂色雨》:“他似乎真的~,讲起麻衣来,
犹“泾渭分明”。晋.潘岳《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亦作“浊泾清渭”。唐.杜甫《秋雨叹》诗:“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元.刘秉忠《木兰花慢.望月婆罗门引》词:“谁辨浊泾清渭,一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