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莼脍

莼脍

同“莼羹鲈脍”。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复次前韵》:“秋思生莼脍,寒衣待橘洲。扬雄未有宅,王粲且登楼。”


猜你喜欢

  • 名高八米

    源见“八米卢郎”。形容诗句多而好。五代王锴《赠禅月大师》诗:“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 金人秋泪

    源见“金铜仙人”。喻亡国之哀。宋邓剡《念奴娇.驿中言别》词:“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 白屋

    古代穷人住屋用茅草覆盖,因此得名。吾丘寿王,字子赣,西汉赵(今河北邯郸)人。汉武帝时,奉诏从董仲舒学《春秋》。在任光禄大夫侍中时,曾向武帝陈述政见说:“陛下明德昭著,现今天下太平,选拔人材,兴办教育,

  • 三人成市虎

    同“三人成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胡適《这一周》三六:“‘三人成市虎’,这事竟很像真的了。”见“三人成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

  • 硕儒

    大儒。《后汉书.荀爽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词语硕儒】   汉语大词典:硕儒

  • 长源公

    《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宝六载〕封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后遂以“长源公”称淮河之神。亦指长江之神。唐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谨以三牲之奠,敬祭于长源公之灵。

  • 尚平婚嫁

    同“向平婚嫁”。唐王维《早秋山中作》诗:“不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 寄当归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与母谐音),但有远志,不在当归。’”《晋书.五行志中》叙其事较圆满合理,其文曰

  • 千古知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卷三四):西陵峡“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云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留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

  • 百年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的事,很不容易。《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续孽海花》楔子:“不过培植花草,一年就有效验;培植国民,至少须有数十年。所以古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