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褒女惑周

褒女惑周

《诗.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又《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后,姒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不轻笑,幽王举报敌警的烽火戏之。诸侯见而率兵勤王,却无敌寇。褒姒见诸侯被愚弄而大笑。后申侯与西戎攻,幽王再举烽火而诸侯莫至。幽王被杀,褒姒被虏,室财赂被抢掠一空,导致西周灭亡。后因以“褒女惑周”为君主荒淫、女宠祸国的典故。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妲己,褒女惑,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典源】 《史记·周本纪》:“褒姒(si) 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 (悦) 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今译】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不爱笑,幽王想尽办法让她笑,可褒姒仍然不笑。幽王原来准备有烽燧和大鼓,有外敌入侵就举烽火报警。这次举烽火,诸侯都起兵来救援,来到却没有敌寇,褒姒见诸侯混乱的样子大笑。幽王很高兴,于是几次举烽火。这样失信于诸侯,他们再也不来上当了。后来西方外族犬戎攻打幽王,幽王举烽火召诸侯来救,但谁也不来。犬戎在骊山下将幽王杀死,将褒姒虏走,并把周的财宝也抢走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色惑乱亡国。

【典形】 褒女惑周、褒女笑、烽火戏诸侯、举烽、举火取笑、伪烽、周惑褒姒、周褒、周为褒丧。

【示例】

〔褒女惑周〕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褒女笑〕 唐·李商隐《华清宫》:“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烽火戏诸侯〕 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俺不曾创盖摘星楼,又不曾烽火戏诸侯。”

〔举烽〕 宋·苏轼《骊山三绝句》之二:“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举火取笑〕 元· 白朴《梧桐雨》:“须不似周褒姒举火取笑,纣妲己敲胫觑人。”

〔伪烽〕 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周惑褒姒〕 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周惑褒姒烽火起,纣惑妲己贤人死。”


猜你喜欢

  • 郭穴多金

    同“郭家金穴”。明杨珽《龙膏记.投膏》:“自甘做涸辙腐鳞,今日里且休夸郭穴多金。”

  • 羽扇纶巾

    南朝梁.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治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中,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羽扇,鸟羽所制的扇。最初扇羽为十根,东

  • 歇船艎

    唐时自扬州至河阴漕运的大船。《唐书.食货志》:“(刘)晏为歇艎( ㄏㄨㄤˊ huáng 皇)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船’

  • 湘燕

    源见“石燕”。指传说中一种能随风雷变化的神奇之石。唐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词语湘燕】   汉语大词典:湘燕

  • 秦缓药

    源见“病入膏肓”。借指良医之药。宋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 缓药,空负宋清钱。”

  • 病到膏肓

    同“病入膏肓”。冒广生《己未除夕视家人时老母尚病中》诗:“天怜艰苦增亲寿,病到膏肓乞药灵。”

  • 市钳

    源见“楚筵辞醴”。谓以铁制刑具束颈游街。指无端遭罪受辱。金元好问《感事》诗:“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

  • 未入州府

    源见“鹿门采药”。谓避世隐居。唐杜甫《遣兴》诗之二:“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 中夜舞

    同“闻鸡起舞”。唐杜甫《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词语中夜舞】   汉语大词典:中夜舞

  • 束蕴请火

    见“束缊请火”。汉·韩婴《韩诗外传》卷7:“即~于亡肉家。”【词语束蕴请火】  成语:束蕴请火汉语大词典:束蕴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