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覆巢无完卵

覆巢无完卵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收捕入监),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依然,依旧)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希望)罪止于身(自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汉末孔融在被捕时,要求只拿他一人办罪,保全他的两个孩子。孩子当时对他说:“鸟窝被打翻了,那能不打碎蛋呢?”“覆巢无完卵”指的是灭门之祸,家人亦不得幸免。后泛指事物的整体被毁灭,其中的个体也不可能得到保全。

董必武《答徐老延安赠别》诗:“阋墙不可再,巢覆当共愕。”


其他 比喻整体被覆灭,则其部分亦难保存。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多用于情状方面。


【典源】《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注引 《魏氏春秋》曰:“融对孙权使有讪谤之言,坐弃市,二子方八岁、九岁、融见收,弈棋端坐不起。左右曰:‘而父见执。’二子曰:‘安有巢覆而卵不破者哉!’遂俱见杀。”《后汉书·孔融列传》:“初,女年七岁,男年九岁,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可互参看。

【今译】 后汉孔融字文举,为当时大贤,名望很高。他受曹操猜忌,终于被曹操借讪谤朝廷的罪名将其逮捕下狱。孔融被捕时,两个子女才八、九岁,仍然照样游戏不起身。左右人说:“你父亲被捕了,为什么无动于衷?”融子说:“哪里见有鸟巢倾翻而卵不破的呢?”果然一起被杀害。

【释义】 后以此典指由于为主的人遭祸,全体或全家也一起遭难。

【典形】 巢卵、巢倾、巢倾宁问卵、覆巢、卵破、破巢、破卵、无完卵、覆巢岂有完卵、宁问卵完。

【示例】

〔巢卵〕 宋·周邦彦《楚平王庙》:“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巢倾〕 金·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之五:“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

〔巢倾宁问卵〕 清·张远《鹊巢为童子所破》:“巢倾宁问卵,身在竞安之。”

〔覆巢〕 清·王摅《教坊老叟行》:“已甘身死覆巢下,只恨名编乐籍中。”

〔卵破〕 清·王士禛《传经堂歌送卓永瞻》:“巢倾卵破悔不早,曲突徙薪谁谓功。”

〔破巢〕 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破卵] 宋·张孝祥《汤右相》:“斯文衡鑑,收雕虫篆刻之微; 群枉织罗,救破卵倾巢之酷。”

〔无完卵〕 清·戴移孝《惜誓》:“一门争死无完卵,三户偷生作楚歌。”


【词语覆巢无完卵】  成语:覆巢无完卵汉语词典:覆巢无完卵

猜你喜欢

  • 青箱家

    源见“青箱传学”。指能以史学传家的人家。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词语青箱家】   汉语大词典:青箱家

  • 玉箫

    源见“玉箫旧约”。借指痴情女子。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套曲:“我青春,他年少,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词语玉箫】  

  •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谓捆起书籍不读,无根据地信口乱说。 形容人不爱学习,一味夸夸其谈。语出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陆九渊《语录上》:“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明.刘定之《

  • 萧朱结绶

    萧朱:指西汉人萧育与朱博。结绶:结印绶,比喻互相推荐而同显荣于世。萧育字次君,是萧望之的儿子,他为人严峻威猛,屡次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很少得到升迁。年轻时,萧育和陈咸、朱博是好友。过去有王阳、贡公互相

  • 鱼水相欢

    同“鱼水”。明沈仕《新水令.闺情》套曲:“着甚来繇,晓夜无休,又不是鱼水相欢,胶漆相投。”主谓 犹鱼水和谐。明·沈仕《新水令·闲情》:“着甚来由,晓夜无休,又不是~,胶漆相投。”△褒义。多用于比喻夫妇

  • 魏花

    同“魏紫”。宋苏轼《与刘景文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枇是乡人。”【词语魏花】   汉语大词典:魏花

  • 灵匹

    源见“牛郎织女”。神仙匹偶,指牛郎 织女。南朝 宋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词语灵匹】   汉语大词典:灵匹

  • 雄狐

    《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注:高大的样子),雄狐绥绥(注:雌雄并行的样子),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日归止,曷又怀止?”毛亨传:“《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求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

  • 华佗五禽

    《三国志.魏书.方技.华佗》:“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晓养性之术……佗语(吴)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

  • 寄岭头梅

    同“寄陇头梅”。宋晏幾道《生查子》词:“多情美少年,屈指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