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嘉守晋军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杜预注:“詹嘉,晋大夫,赐其瑕邑,令帅众守桃林以备秦。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
春秋时,鲁文公十三年春天,晋灵公派大夫詹嘉驻扎在瑕城镇守桃林要塞,以防秦兵。后遂用为驻军镇守之典。
唐.耿湋《送太仆寺李丞赴都到桃林塞》诗:“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杜预注:“詹嘉,晋大夫,赐其瑕邑,令帅众守桃林以备秦。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
春秋时,鲁文公十三年春天,晋灵公派大夫詹嘉驻扎在瑕城镇守桃林要塞,以防秦兵。后遂用为驻军镇守之典。
唐.耿湋《送太仆寺李丞赴都到桃林塞》诗:“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风俗通》:“陈国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不同否)?’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遂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
源见“濠上观鱼”。指纵情自然,别有会心的乐趣。明刘基《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濠梁之乐谁能写?袁蚁死后无画者。”
谓虽隐居山林也不放弃奉养父母的职责。《后汉书.郭太传》:“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杨伯峻注:“‘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河神鉴之,《晋世家》译作‘河伯见之’是也。”后遂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移。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
源见“弹冠相庆”。指为出仕而得意洋洋的人。清 叶承宗《新水令.旅觉述怀》套曲:“阁门负却荐贤弘,风尘笑煞弹冠贡。”
源见“盲人骑瞎马”。比喻险恶的社会环境。宋陈著《沁园春.和元春兄自寿》词:“箭过光阴,剑炊世界,谁带经锄谁笔耕?”
同“雷公剑”。唐殷尧藩《醉赠刘十二》诗:“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词语雷令剑】 汉语大词典:雷令剑
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华阳洞小儿化为龙》:“茅山隐士吴绰,素擅洁誉,神凤初,因采药于华阳洞口,见一小儿……化作龙形,一手握三珠,填左耳中……龙亦不见。”后因以“华阳洞”指神仙所居的洞府。明杨珽《龙膏记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九:“刘梦得(唐刘禹锡)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宋祁)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飙馆轻霜拂曙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
同“画衣冠”。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画衣不犯,载酒无冤。”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一.有虞氏》:“是故画衣异服,而奸不犯其醇。”【词语画衣】 汉语大词典: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