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识韩

识韩

同“识荆”。宋洪适《与交代沈正言启》:“久驰慕蔺之诚,尚阻识韩之愿。”


【典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今译】 唐代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他为人喜荐拔后进,为士人所推崇、仰慕,李白在写给他的信中说: 天下士人纷纷传扬:“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您令人景慕,到了这种程度,是因为有周公的风度,使天下才俊,奔走而去到您那里,像登上龙门,一下子便声誉提高十倍。所以有抱负有才学的人,都想让您来评价一下。参见〖李膺龙门〗。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接纳、举荐自己的前辈。

【典形】 荆州韩、识韩、识韩荆州、瞻韩、不愿万户侯。

【示例】

〔荆州韩〕 宋·范成大《送通守林彦强寺丞》:“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识韩〕 清·黄景仁《贺新郎·辛卯除夕呈朱笥河先生》:“廿载识韩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还肯。”

〔识韩荆州〕 宋 · 苏轼 《送张嘉州》:“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瞻韩〕 清·秋瑾《题潇湘馆集》:“登龙喜遂瞻韩愿,何日重停问字车?”


【词语识韩】   汉语词典:识韩

猜你喜欢

  • 黑头为相

    源见“黑头公”。指年少而通显。宋林逋《湖山小隐二首》之二:“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词语黑头为相】   汉语大词典:黑头为相

  • 南阳有近亲

    《后汉书.刘隆传》:“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对曰:‘河南帝城,

  • 魏帝逼虹

    宋.曾慥《类说》卷四〇焦潞《稽神异苑》:“《江表录》:首阳山有晚虹,下饮溪水,化为女子。明帝(注:后魏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有难色,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此事又见《

  • 麻线道上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你道便做鬼到黄泉,咱两个麻线道上不相见。”麻线道上,迷信传说的鬼魂赴阴司所走的道路。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小的每多谢成,本待麻线道上不和你一处行。”

  • 苡珠

    源见“薏苡明珠”。指薏米。金党怀英《题张维中华山图》诗:“苡珠散遗胄,我姓出冯翊。”

  • 客姓丁

    源见“辽东鹤”。指久游后归乡的人。清袁枚《过葵巷旧宅》诗:“儿时老屋喜重经,邻叟都疑客姓丁。”

  • 弄玉归云

    源见“乘鸾”。比喻成仙。唐 滕潜《凤归云》诗之二:“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 坐啸成瑨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东汉晚期,党锢之风极盛,南阳太守成瑨把政

  • 徐娘

    源见“徐娘半老”。用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唐刘禹锡《梦扬州乐妓和诗》:“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清赵翼《题许松堂亡姬小像》诗:“徐娘自知老,专恃多情牵。”【词语徐娘】   汉语大词典:徐娘

  • 枯茎朽骨

    古代占卜用的蓍和龟。枯茎指蓍草,朽骨指龟甲。《佩文韵府.拾遗》卷二十三引《关尹子注》:“蓍之与龟,本枯茎朽骨耳,灵从何来!圣从何起?今则能彰往察来也,上下无常也。枯茎朽骨,何其神哉!”【词语枯茎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