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
源见“千金市骨”。喻贤才。元成廷珪《送郭仲安贡察院》诗:“燕市千金马,天河八月槎。”
源见“碧城”。又宋 陶穀《清异录.天文》:“晋出帝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曰:‘高平上监碧翁翁。’”因以“碧翁翁”戏称天公。清 梁章鉅《浪迹丛谈.喜雪唱和诗》:“〔吴笏庵〕又叠韵云:……试为举头应更
《太平御览》卷六。四引《梁书》:“纪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另《太平御览》卷三九八引《梁书》载江淹梦五色笔事,卷六〇四引《五代史.周史》有
同“三户亡秦”。柳亚子《赠李瑞熙》诗:“袖底田郎诗谶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商王受:殷纣王名受。烝民:众民。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万物。不按照礼制规矩打猎,滥加捕杀,古人称作“暴天物”。后以暴殄天物喻残害各种自然生物的
同“鹏程万里”。宋陈师道《和赵大夫鹿鸣燕集》:“三千著籍今为胜,九万论程不作遥。”
同“献可替否”。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官以议为名,职以身为贵,智浅谋漏,无所献替。”【词语献替】 汉语大词典:献替
源见“东陵瓜”。泛指味美之瓜。唐李贺《安乐宫》诗:“未盥召陵瓜,瓶中弄长翠。”
《国语.楚语下》:“昔鬬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后因以“逃禄”谓为官而不受俸禄。三国 魏曹丕《田畴辞封议》:“昔薳敖逃禄,传载其美。”【词语逃禄】